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残疾女子学习养鸭技术成“领头雁”带领村民致富

1楼
顾长风 发表于:2012/5/18 10:49:00

王亚莉在桦树村有三个称呼:会长、师傅和司令,会长是参观者对她这个桦树村养鸭协会“头儿”的称呼;“师傅”是村里养鸭农民们的叫法;司令则是村民给她的绰号,因为她不但养的鸭子多,村内的20多名养鸭户也都是她带出来的。

  对于王亚莉来说,养鸭子纯属“没法子”。几年前,王亚莉与丈夫孙勇因车祸双双至残。为照顾多病的公公和供孩子上学,左腿上打着钢钉的王亚莉和右臂残疾的丈夫在木耳基地、砖场、建筑工地都干过零活。

  2010年,通河县推广养殖樱桃谷鸭,免费提供鸭雏、饲料,保价回收。王亚莉动心了,可一打听养鸭先期投入几万元,两口子合计了好几天,也没下定决心。残联工作人员带着王亚莉等几名残疾人到依兰、双城的养鸭场转了两天,王亚莉回家后作出决定:回家“抬钱”建大棚,养鸭子。

  2010年9月,王亚莉在桦树村建起了第一座鸭养大棚。第一批鸭雏运到,王亚莉几乎是“手把手”喂的鸭雏,第二天还是死了20多只。请技术员到家一看,原来是鸭雏运输过程受风,公司负责包赔,两口子这才把心放下。在第一周关键期,王亚莉夫妇吃住在鸭棚。这以后“幸运”一直跟着王亚莉,第一棚8000只鸭子出栏,王亚莉净赚1万多元,3个月就能出栏两棚鸭子。

  看到残疾人夫妇养鸭挣了钱,村里的健全人也动了心。2011年,桦树村20多户加入了养鸭队伍,都拜王亚莉为师。

  去年,桦树村新建养鸭基地,王亚莉的大棚特意被安排在中间,就为让其他养鸭户“偷技”方便。今年开春,县残联又组织90多户残疾人家庭养鸭,专门到王亚莉家拜师,让王亚莉的徒弟又增加了近百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