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秋季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1楼
黄秋灵 发表于:2011/10/10 9:54:00
入秋后,暑气渐去,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对于产蛋种鸭群,应加强管理,注意营养调节,保持环境稳定,尽可能推迟换羽,以提高种鸭的生产水平。


  首先要保证光照时间。秋季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不利于种鸭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要补充人工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小时,并稳定光照强度。一般20平方米鸭舍安装一盏40瓦的灯泡,灯泡上面加灯罩,且灯与灯的距离相等,悬挂高度为2米,保持灯泡干净。光照可采用早上天亮时开灯,日出关灯,晚上日落开灯,补足16小时关灯的光照法。


  其次,要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种鸭饲养在这时要控制长膘,防止过肥。应适当降低能量或保持适当的运动,控制秋鸭体重在1.5~2公斤。同时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圈养的种鸭的日粮粗蛋白含量应提高到18%以上。散养的种鸭应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使它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满足产蛋需要。


  第三要做好保温工作。入秋后温度常突然下降,突然的降温会导致产蛋率的大幅度下降,应尽可能减少鸭舍小气候的变化幅度。因此,要做好深秋防寒保暖工作,最好使鸭舍温度保持在13~20℃。


  第四,要淘汰低产种鸭。进入秋季,对留养两年以上的种鸭必须淘劣留优,选留那些头小、眼大有神、颈细长、嘴长且宽、背宽、胸阔、耻骨间距3~4指、耻骨与胸骨末端可容纳4~4.5指、腹部大而柔软、臀部丰满不下垂、羽毛零乱无光、走路摇摆的高产种鸭,淘汰低产鸭。如果种鸭群产蛋率已经降低,开始换羽,此时,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法,即拔掉鸭子双翅及尾部的大毛,同时增喂精饲料和菜叶。7天后,鸭子双翅及尾部长出新羽毛,同时胸部的羽毛自然脱落。20天后,羽毛逐渐长齐,恢复产蛋。


  第五,要进行全群驱虫。经过一个夏季,鸭体内难免有进入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不仅会争夺鸭的营养,而且会影响鸭的健康,导致鸭的抵抗力降低,感染其它疾病,秋季需要驱虫一次。


  最后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秋季是鸭瘟、鸭霍乱、减蛋综合征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勤洗水槽食槽,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疾病发生,确保鸭群健康。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9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