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稻田养鸭技术

1楼
实验场3 发表于:2010/11/16 8:36:00
 一、稻田养鸭的意义
   
    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综合型、环保型生态农业栽培技术。对大力发展有机稻米和提高农业效益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栽培技术不可比拟的诸多优点,在水稻生产上得到普遍认可;具有很
好地除草效果,独有的除虫能力,简便的技术要求,更大的效益水平,得到了农户的欢迎。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
   
    有机稻米是指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
   
    二、稻田养鸭技术
   
    1、稻田养鸭技术是在水稻生长季节,在稻田里放养一定鸭令、一定数量的鸭子,使鸭子在稻田里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起到除掉杂草、防治害虫、培肥地力的作用。
   
    2、稻田养鸭的方法:
   
    (1)育雏:放鸭前45天要求鸭雏出壳(时间约在 5月1日前 ),选择公鸭和母鸭1:4的比例进行培育。在家喂养时应选择有水地方,让小鸭在水中锻炼,并且固定一种方式(如叫声、吹哨等)训练鸭雏,
以便放到田间后喂养时听从口令,同时做好防疫,精心育雏。按稻田面积计划购进鸭雏(扣除10%死亡率),确保足够数量。鸭品种应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最好是本地鸭。
   
    (2)放鸭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周围护网、鸭舍材料,在放鸭前将稻田四周用塑料网封闭护好,防止鸭子跑到邻近稻田。鸭舍建在稻田埂上,鸭舍高度为 80厘米 ,长为 180厘米 ,宽为 140厘米 ,在上部和西侧或北侧封闭,鸭舍内高出地面,防止鸭子受潮湿,每公顷设2-3个鸭舍。
   
    (3)放鸭数量:每公顷稻田放鸭100-120只,田间杂草多的多放,否则少放。放鸭时公鸭和母鸭的比例配成1:4,以便增强田间的活动能力。
   
    (4)放鸭时间:适时放鸭,一般在 6月10日 左右,秧苗缓苗后就可以放鸭,但放鸭时间不宜过早,要选择晴好天气时上午10时放鸭,鸭放到田间后,一般不用人工看护。放鸭时鸭令应在45天左右,放鸭后要进行喂鸭、训鸭,使鸭听从口令。

    (5)田间喂养:一般每天晚上喂饲一次,早晨和中午一般不畏,喂多了鸭子就吃草少,活动少。后期如鸭大草少,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加速鸭的生长,提高鸭的商品价值。
   
    (6)及时收鸭:鸭在稻田里取食稻田的杂草、幼虫和成虫,在水稻出穗后灌浆初期收鸭,防止鸭吃稻穗,避免影响水稻产量,收鸭后公鸭可以出售,母鸭可以育成蛋鸭。
   
    三、鸭子效益:

    1、成本:购买鸭雏成本为每只2.5元,育雏放鸭前饲料、防疫等成本为每只2.0元,鸭在稻田里至收鸭饲料成本为每只1.5元,合计每只鸭子成本为6.0元。
   
    2、销售:鸭子在稻田收回时可直接出售,或饲养到冬季出售。稻田收回时每只鸭子重量一般为 1.5公斤 左右,出售价格为每公斤8元,每只鸭子可收入12元。
   
    3、稻鸭纯收入:每只稻鸭成本为6.0元,出售收入为12元,每只稻鸭纯收入为6.0元,稻鸭每公顷收入为700元左右。不再施用农药除草、除虫,节省农药成本300元,共节支增收1000元。如饲养到冬季每只稻鸭纯收入在10元以上,如按有机鸭出售效益更高。
   
    四、稻鸭的作用:
   
    1、除草:稻鸭除草效果好于任何化学除草剂,鸭在稻田里,鸭小时吃地里小草,长大后以吃双子叶杂草为主,同时鸭子踩踏可间接起到除草作用。
   
    2、防虫:防虫效果比较明显,鸭可以吃稻水象甲、二化螟、负泥虫等的成虫和幼虫,减少对稻苗的危害。
   
    3、增加肥力:因为鸭在稻田里生活,其排泄物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肥力15%左右。
   
    4、提高产量:鸭有天生拱地的习性,可起到中耕活水作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活杆成熟,提高水稻千粒重和成熟度,增加水稻产量7%左右。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