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撩开中华黑豚的神秘面纱

1楼
CSWCZY 发表于:2006/10/31 11:40:00

****撩开中华黑豚的神秘面纱****   一、“高效益”的特养珍品 有这样一种动物,它是新型黑色特养珍品,集野味、滋补、毛皮、药用裘皮工性能和装饰性能可与水貂媲美,具有很高的利价值;其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黑色素。是21世纪的黑色保健食品;其血和睾丸可以通过生物工程生产国际市场紧俏的药用原料,对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不仅如此,它还能每16天产一胎仔,每胎产仔16-18 只,养一对每年可繁殖幼仔八百只左右。养殖场以每组(一公二母)600元的价格出售原种,并郑重承诺以60元所的价格回收产品。按此回收价计算。养一对可年获利两万元左右。这简直就是聚宝盆啊……如此诱人的前景和效益怎能不让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心跳,就连记者刚一见到这样的广告也不仅眼前一亮,恨不能赶紧弄上它几组养上一养,转而却又感到一丝疑惑,这种广告上称为“中华黑豚”的珍贵动物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呢?不但记者有些疑惑,就连最近也陆续接到了许多来信、来电、纷纷询问为何物?其经济价值是如广告所说?市场前景如本报记者查阅了有关资访了有关专家,终于揭开了“中华黑豚”的神秘面纱。    二、中华黑豚的真面目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海军撰文.介绍,“中华黑豚”这个名字在中外动物志里根本没有记载,查阅中外毛皮交易市场的资料,未见有“中华黑豚” 毛皮交易的记录,测览各种中医中药书籍,没发现有关 “中华黑豚入药的记载。魏海军撰文称,“中华黑豚”’ 其实就是黑色的豚鼠,豚鼠也称荷兰猪、天竺鼠、海猪。在分类学上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它原产于南美洲。大约有7个亚种,其中家养豚鼠可能是从这7个亚种中的1个或几个亚种的野生群体中驯化选育而来,并且在当地作为肉用动物已经至少繁育了三千多年了。现在豚鼠在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依然是当地的肉食资源之一。16世纪豚鼠被带到欧洲,从18世纪中期起,豚鼠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作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营养学、遗传学、毒理学和血清学的研究,豚鼠还是理想的宠物。   目前家养豚鼠按毛的长短可分为短毛、长毛和刚毛豚鼠3种。我国各地家养的豚鼠主要是英国种(亦称荷兰种)封闭群,其特点是毛短而光滑,毛色有白、棕、黑三色,生长快,15-20周龄体重350-500克,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豚鼠是草食性动物,喜食纤维多的禾本科嫩草或干饲料。豚鼠胆小、温顺,对外界刺激敏感,不会攀登。一般不伤人。豚鼠喜欢安静、干燥、清洁的环境,突然的声响、震动可引起四散奔逃,甚至引起孕鼠流产。豚鼠喜活动,爱群居、需较大活动场地。单笼饲养时易发生胼胝溃疡。不管是野生还是家养豚鼠,其被毛容易脱落。 三、专家揭示炒作目的   既然是豚鼠,为什么有人又给其杜撰出什么“中华黑豚”、“中国黑豚”等一些似是而非的名称呢?吉林农业大学毛皮动物专家朴厚坤教授认为,这都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为了牟取暴利,把常规动物“改名换姓”大肆进行欺骗活动,他们在广告中玩文字游戏,迎合养殖户盲目求富的心理,以模棱两可的回收“合同”引人上钩,使人上当。更有一些人胡吹“中华黑豚”是他们多年选育培育而成的新品种,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朴教授介绍,目前豚鼠主要有一下用途:1.由于豚鼠对结核杆菌有高度的敏感性,是研究结核病的重要实验动物之一;2.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因此是研究维生素C生理功能的重要的实验动物;3.豚鼠血清中含有丰富的补体,可为结核试验提供所需的补作;4.豚鼠是细菌的感染试验、分离、鉴别、诊断研究及生物制品检定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5.豚鼠还可用于免疫学研究。 朴教授指出,豚鼠除用作实验动物外,也可用来食用,但决不是包治百病的黑色食品。同时,由于豚鼠本身不耐寒,其被毛容易脱落,所以豚鼠的毛皮根本不能与珍贵的水貂皮相提并论,也决没有某些广告中所宣传的那种市场前景。  朴教授告诉记者,豚鼠是多次发情的动物,发情周期平均为16天,产仔后3小时再次排卵,血配受胎率达 80%。有的广告中宣传豚鼠是16天产一胎,每胎产仔12- 18只,养一对豚鼠可年繁殖八百只左右,这是荒谬的说法。据687只鼠的生产统计,产后70天生产一胎的占 33%,85天生产一胎的占31%,95天以上生产一胎的占 20%。由此可见,生产期为70-85天的母豚鼠一年最多能生产3-4胎,每胎产仔数一般在3-5只左右,6-8只的很少。根据实验,一只母豚鼠一年能繁殖15只以上的已算高产豚鼠,想要一年繁殖出800只幼豚鼠,最少也要养50只母豚鼠。 四、发展“特养”要谨慎 朴教授还指出,目前一些广告中大肆吹嘘的“珍珠獾”和“中华黑豚”一样都属于豚鼠,在中国的北方已有很长的生存史,有广告称“珍珠獾”是在云南发现的新品种,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小的“灌”,朴教授分析,一只成年豚鼠即使能卖上高价也就是三十元左右,就是做种用,其价格也就在100元/对以内。从这些“中华黑豚” 的售价高于豚鼠十倍、几十倍的现象看,所有这一切,都是倒种者为了误导不明真相的养殖户,从而大发不义财!辽宁省抚顺市红桃 Q特养场从2001年5月到6月l9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骗取了九百余万元,现被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厂长被逮捕了。浙江省泰斗技术贸易公司更是以1500元一组(一公二母)的高价炒作骗人,现也被立案侦查。因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养殖户,发展特种养殖业要慎重。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陷饼,千万不要偏信那些极具诱惑力的骗人广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更不要花高价引进自己根本不熟悉,不了解的新品种,以免上当受骗。 以上是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仅供参考。

2楼
SYC163 发表于:2006/10/31 17:28:00
这里早就报道了,看看这里http://www.syc163.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7&page=1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46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