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如何实现鸡群高产和稳产

1楼
伊erduo 发表于:2013/7/29 12:52:00
  作为一个养殖场,尤其是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场,你们要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把你的鸡养好,而不是把你的鸡治好;第二,是不是把握住了市场行情,行情对每个场都是公平的,即便行情不好,但是鸡养得好,也肯定不亏本。如果养得不好,鸡得病死了,即使鸡蛋八块钱一斤,同样也是零收入。

  养鸡能否成功,关键看两个方面,一个是高产,一个是稳产。

  首先,要想养好鸡必须达到高产。高产是什么?高产就是我们制造的一台活的高水准的生产机器,这个生产机器制造出来的是宝马、奔驰,而不是自行车。如果你生产出来的是奔驰,以后行驶时间就长,如果制造出来的是一辆自行车,那跑不了多远,车就散了。高产就是要看在育雏、育成期能不能把鸡养好,体重能不能达标,能不能使前期的抗体水平都达到正常需求的保护范围,能不能达到96%~97%的产蛋率。这就看你前面制造的机器好坏了。如果这几项指标你都没有实现,说明这个机器没有制造好;

  第二个阶段是稳产,也就是机器出来以后怎样保养。在产蛋阶段,实际上是对活的机器进行保养,谁家保养得好,谁家的机器发挥的水平就稳定。

  那么,怎样通过制定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流程来对规模化鸡场进行管理?其实,我们要实现整个高产,做好“12345”就行了。“1”就是目标,让你的鸡实现高产;“2”是两个成熟,要实现高产必须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3”是把握好三个阶段的管理,第一个阶段是0~6周龄的管理;第二个阶段是7~18周龄育成期的管理;第三个阶段是10~22周龄产蛋前期的管理;“4”是抓住四条线,体重线是基础,光照线是促进,温度线是关键,抗体线是保障;“5”是五项指标,分别为体重、抗体、均匀度、开产和产蛋的指标,如果抓住了这样的“12345”,你的鸡群就会实现高产。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每一项该怎么做?尤其是这四条线。

  1体重管理

  1.1个体体重管理期(0~6周龄)

  体重在整个养鸡的管理阶段是基础,如果鸡的体重管理不好,再做其他的什么都不管用。我们看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第一,体重管理对高峰期的影响很重要,这里有一个案例,两栋标准鸡舍的鸡,一栋体重达标,一栋没有达标,结果体重未达标的鸡比体重达标鸡的高峰期晚25天。大家想一想这1万只鸡,比正常的鸡高峰期晚25天是什么样的损失。其中开产时间影响1天,产蛋率为60%~70%时影响1天,产蛋率为70%~80%时影响6天,产蛋率80%~90%时影响17天,合计影响25天。所以说,如果鸡群体重不达标,对于鸡群开产以及上产蛋高峰的时间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有两栋鸡舍的鸡,体重一开始差了40多克,到22周龄时差了80多克,它的开产时间影响了两天,产蛋率到90%时晚了8天,体重达标的产蛋率达到了94.3%,而体重不达标的鸡群产蛋率只达到了91%,而且体重达标的鸡群高峰期维持了102天,而体重不达标的就只有34天。也就是说鸡群的体重不达标,不但会影响上高峰的时间,而且还影响高峰维持的时间。

此外,我们的目标是体重均匀度要达到80%以上,最好在85%以上,鸡群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如果在养鸡过程中达到这个标准,就完成了这个工作。我们的建议是体重周周都要达标,因为上周的体重对下一周的影响系数非常大。

  大家都知道影响养鸡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防疫、药、水等等。养鸡有很多事情要做,没做好,就是没有抓住重点。所以我今天把要实现高产的每个环节的关键点给大家找出来,让大家在养鸡的过程中抓好。体重抓什么关键点?要抓三个环节的关键点,第一个环节是0~6周龄抓个体管理,做好“吃”的问题;第二个环节是7~18周龄阶段的管理,是“分”,就是要把群分好;第三个环节是19~22周龄的管理,最应该做好的工作就是“换”,也就是要把料换好。所以说,你做好这三个环节,体重管理就好了。

  1.1.1喂料管理

  一些养殖场对这个环节的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平时不调节每一个鸡的状态,最后差的鸡越来越差。实际上,这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喂料和饮水。养鸡的活儿大家说难吗?实际上不难,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定了很多的流程、标准,但是往往做不到。就比如说喂料,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是少喂勤添的原则,就是你喂料的数量和步骤,严格按照你的标准来做,但是养殖场因为怕麻烦,往往根据手册算出鸡群一天的采食量是多少,然后把一天的量都加到料槽里面去了,结果不仅鸡不吃,而且还会造成拉稀,或者饲料发霉、变质。另外,鸡开食时饮水和采食同时进行效果更好。大部分养殖场采取的方式是雏鸡来了,先让它喝两到三个小时的水,水喝完了再放料,这样的话反而会影响鸡的早期发育和成长。所以说,雏鸡到了以后,饮水和采食可以同步进行。

  日常的喂料量、喂料频率、厚度及料门高度,都是要关注的问题。一定要按照原则来做,同时饲料的种类也会影响鸡体重的发挥。我们做过试验,两组鸡,一组喂颗粒料,一组喂粉料,第一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什么区别,第14天喂颗粒料的鸡群体重明显增长,好于喂粉料的鸡群。另外喂料的环境,也会影响鸡的体重增长,有时候养殖场为了节省成本,对于养殖环境的改变并不放在心上。大家看看我们做过的一个试验,以前鸡舍育雏的时候,喂料的料槽在鸡笼子里面,雏鸡采食不方便、饲料卫生也得不到保障,现在采用笼外槽、行车喂料,过去6周龄以前的体重很难达标,而现在体重可以超过标准10~30克,比过去高出20~40克。

  由此可见,整个饲养环境的改变对鸡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养殖场一定要拿出一部分钱改善你的环境设备。


1.1.2饮水管理

  很多鸡场因为养殖户的不细心使鸡群断水,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尤其是大的公司断水造成的危害更大。前段时间,有一个公司养200万只鸡,发现有一架鸡整个都不行了,当时以为得病了,后来发现是鸡三天没喝上水,结果瘦干了。实际上,一些大的养殖企业,在你的管理过程中更应做到细化的软实力的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比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认真程度更关键。尤其是一些自动化的设备,如果没有人员的细心的操作,反而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1.1.3个体管理

  对每一个鸡的管理很重要,4~6天的挑选,5~6周龄的挑选,大家一定要精心,如果挑选做好了,你的鸡肯定比别人的鸡养得好。

  1.2群体体重管理期(7~18周龄)

  7~18周龄是群体管理阶段,如果这个时候,一只鸡一只鸡的去管理,肯定做不到,那么我们这时候就要定一个管理指标。如果鸡群均匀度不好,鸡上高峰的时间就比均匀度好的鸡群慢很多。所以说,我们一般提倡这么一种理念,如果这个鸡群没有高峰,就看均匀度好不好,如果你的鸡群均匀度不好,别的鸡群能达到95%~98%的高峰率,可能你的鸡群高峰期产蛋率就只有80%。有的鸡群产蛋90%以上维持了两个月,有的三个月,有的八个月,就是由体重管理决定的,大家一定要在这个阶段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在均匀度管理的阶段,也分小、中、大的管理标准,对于体重偏大的鸡要适当管理。体重小的要加强管理,实际上这些鸡不是得什么病了,就是这些鸡在跟别的鸡竞争的时候,采食和饮水受到了影响,所以体重发育没有跟上来,因此,要对它采取一些措施。

  1.3产前体重管理期(19~22周龄)

  开产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有的鸡场往往是前18周龄做得好,19~22周龄没做好,导致鸡群拉稀以及光照没控制好,在整个阶段的管理功亏一篑。这个阶段的管理一定要满足光照时间,在体重达标的时候,要增加光照时间。如果达不到,就继续做,继续找原因。17周龄左右要更换产前料,产蛋率到5%时更换高峰期饲料,20周龄前完成分群工作,调整各鸡群的饲喂方法,使其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我们在增加光照的时候,如果体重没有达标,可以延缓增加光照的时间。但是这个最多能延迟到20周龄,20周龄以后就不起作用了。因为20周龄以后,整个鸡卵巢发育非常快,前期解剖的时候,往往发现不了鸡的卵巢,18周龄以后,鸡的卵巢会成倍地增加,即使不增加光照也会发育。所以说,研究体重达不达标、处理光照关系是20周龄以前要做的事。

 2光照管理

  光照管理也很重要。有一栋鸡舍,2010年以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夜间增加半个小时的光照,这样更有利于鸡群生产水平的稳定,尤其是在夏天,不但生产稳定,而且死淘率比别的低。另外,光照强度同样也会对鸡群产生很大影响,天津蓟县有一个养殖户的鸡出现了问题,找不到原因,后来我们派专家去看,在光照上发现了很大的变化,他将40瓦的灯泡换成了13瓦的节能灯,造成鸡大量啄肛,这就是光照强度对鸡形成的影响。

  在19~22周龄这个阶段的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18周龄卵巢的发育非常快,这个时候不增加光照就不行了。有些人说,我的鸡舍是随着太阳光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对的。我们往往发现鸡群开产提前,或是开产晚,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标准来做,譬如在8~18周龄的阶段应该是保持恒定时间的光照。我们建议规模化的养殖场做封闭式的鸡舍,原因就在于可以很好地控制光照。开放式的鸡舍也不要怕,你可以按照光照的标准来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

  各阶段光照强度标准

  1~3天 60勒克斯

  4~7天 30勒克斯

  2周龄 20勒克斯

  3~6周龄 10勒克斯

  7~18周龄 5勒克斯

  19周龄以后 20勒克斯

  在光照的强度管理方面,有这么几个原则:第一,育雏阶段光照强度要强,主要目的是让鸡能够看到足够的水和料,熟悉环境。

  第二,育成期不能增加光照,产蛋期不能减少光照。有些人说我光照增加多了,能减吗?产蛋阶段不能减。

  第三,尽可能减少鸡只活动,减少体能消耗。

  3温度管理

  温度的管理在整个阶段的管理也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抓住温度管理的关键点。养鸡的时候我们往往抓不住关键点,不知道温度管理管什么,温度管理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这里有一个案例,就是因为温度没管理好,所造成的鸡生产受到影响。这是2010年的一个鸡场,场内有12万只鸡,分五栋饲养,出现了呼吸道疾病,后期发现这个鸡没有产蛋高峰,原因就是温度没有控制好。

  我们在育雏期要做好温度管理,育成期做好通风管理。如果在7~18周龄这个阶段,温度低了,减少了通风,这时候鸡就会出现疾病。所以说,我们在育雏期要保持温度的稳定,防止发生传支;鸡在每个日龄阶段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参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管理,还要通过看鸡施温及时调整温度标准,温度计一定要挂在鸡所在的位置,有些鸡场的温度计挂在进风口是不对的。

  另外,我要特意强调的是,夏季要来临了,夏季育雏是有标准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育雏往往出弱雏多,原因是这个时候的湿度比较大。如果我们增加通风,降低鸡舍的温度,鸡群体重会高出2%~10%。所以说,要适当通风。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