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褐壳蛋鸡种蛋孵化技术探讨

1楼
许丽兰 发表于:2010/11/7 15:03:00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蓬勃发展,现代化集约化的养禽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孵化作为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各场家及专业户的高度重视,它的成败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使孵化成绩达到理想水平,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孵化制度。

    褐壳蛋蛋壳质地坚硬、强度大,气孔细而稀,内壳膜厚,韧性大,这就对孵化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孵化中不能抓住其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一方面会使部分种蛋前期不能合拢,造成中期死亡;另一方面,血管变脆,蛋黄囊起硬块,水泡发青,心脏充血,造成啄壳后死亡或死胚,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我们根据孵化褐壳种蛋近10年的经验,结合禽蛋孵化的5个要素,总结出下列孵化技术要点,供大家探讨。

    一、温度

    温度是鸡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胚胎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不同季节、不同发育阶段对最适温度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同时胚胎对温度的敏感性随胚龄和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困难的是确定不同品种、不同条件下的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最适孵化温度,这是提高孵化率的最主要途经。我公司采用箱式大容量一次性入蛋孵化,孵化用温如表1,孵化率稳定在85%~93%,健雏率98%以上,雏鸡育雏成活率98%以上。

    前期宜用稍高且平稳的温度,可增强胚胎糖代谢,促进胚胎苏醒,使其整齐发育。中后期之所以降低温度,是为了让胚胎自产热能够很好的散发。否则大量乳酸等有害代谢产物会致死胚胎。必须注意的是,孵化中的温度只能降低,不可中途升高。实践证明,结合胚胎发育特征,在孵化过程中可使用看胎施温这一手段。若发现胚胎发育迟缓时,只能延长现用温度的时间来弥补,而不能提高用温,否则使弱胚更弱不能出壳,健康胚胎血管变脆充血,造成出壳时脐环闭合不良、发青,降低雏鸡质量和孵化率。同时孵化温度应阶段性缓慢下降,切不可大幅度下降,否则胚胎异位现象会增多。

    二、湿度

    种蛋孵化过程中,其内部水分蒸发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规律,过快或过慢都会使胚胎发育不良,增加死亡。同时湿度会影响温度,因为水汽是热的良好载体,在同一温度下,湿度不同,胚胎所感受的温度是不同的。对于褐壳种蛋的孵化,我们采用“前后高、中间低”的用湿方案,如表2所示。

    1~6天胚龄用较高湿度,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可以提高中后期胚胎对蛋白的利用。如果此阶段用低湿高温,蛋内水分过快蒸发,粘稠的蛋白中后期不利于胚胎吸收利用,就会造成胚胎出壳时粘毛、蛋黄吸收不完全、腹大吐清。17~19天胚龄胚胎开始利用蛋壳中的钙,此时增加湿度有利于蛋壳膨化,提供充足的钙给胚胎吸收,而且可以降低蛋壳的硬度,为雏鸡出壳创造条件。20~21天胚龄增加湿度是根据褐壳种蛋的特点制定的。法国依莎公司在《管理指南》中关于孵化的内容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出雏时湿度尽最大努力提到最高。”

    三、翻蛋

    翻蛋的作用一方面是使种蛋改变孵化位置,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保持胚位正常;另一方面可避免内外两层浓蛋白粘连,导致胚胎死亡。1~14天胚龄翻蛋尤为重要。

    孵化期间,一般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与地面呈45°。若胚胎发育正常,在17天胚龄停止翻蛋,保持水平,能够使胚胎发育整齐,缩短出雏时间。

    四、凉蛋

    凉蛋具有积极的生理作用,可以通风换气,降温散热,促进胚胎活动,增强胚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通风比较理想,一般从12天胚龄开始凉蛋,每12小时一次,16~18天胚龄每8小时一次,19~21天胚龄每6小时一次,每次30分钟。在孵化实践中凉蛋次数及时间应根据通风状况、季节变化、胚胎发育状况、种蛋类型及环境温度酌情而定,灵活掌握。

    五、通风

    “新鲜的空气是孵化过程中最好的清洁剂”。这句话指出了通风在孵化生产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良好的通风提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热;另一方面,由于空气是良好导体,所以通风可以使孵化机中各点的温湿度保持均匀,促进胚胎整齐发育。但如果通风量过大,气流传导力太强,则机内温湿度难以维持,胚胎对氧的需要量提高而损失大量水分,造成胚胎脱水。

    下面从孵化机和孵化厅两个方面对通风进行分析论述。

    1.孵化机的通风。利用孵化机内与外界形成热压力差,自然地把污浊空气通过安装在排气孔上方的管道直接排出室外,这样就避免了孵化机排出的污浊空气污染孵化厅,从而污染其他孵化机;同时使孵化机内气流稳定,无通风死角,不形成贼风。

   2.孵化厅的通风。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正压通风取代负压通风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负压通风强制热空气排出室外,降低室温,导致孵化机内温度忽高忽低,影响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而正压通风是利用机械设备和管道把室外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这样空气经过加热,不会改变孵化机内温度。我公司孵化厅有两套通风设备,使用负压通风时,受精蛋孵化率在80%~85%之间,再无提高,11天胚龄验蛋时5%~10%种蛋不合拢。经过技术人员分析论证,改用正压通风设备,孵化率稳中有升,全年平均达88%,不合拢种蛋明显减少。经过对照总结,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海拔较高地区,正压通风可增加空气中的氧分压,使种蛋供氧充足,特别对50~60周龄母鸡所产种蛋的效果更佳。虽然正压通风投资较大,但气流温和均匀,可以加温加热净化,并且可以进行自动化管理。

    综上所述,在孵化生产中必须把5个孵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环境来确定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彼此结合,互相协调,制定出适用于本地区、本品种的孵化制度,以满足胚胎发育的生理要求,从而获得理想的孵化成绩,创造最佳效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