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仙居鸡无公害生产技术

1楼
技术员H 发表于:2012/2/24 9:12:00

一、 饲养环境的质量标准

1.水土要求

水:水质好坏与仙居鸡的健康、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水中所含的微量成分铅、汞、砷等重金属,有机农药、有机腐败产物等更易引起水的污染,危及肉鸡和鸡肉食品的安全。因此必须注意饮水的水质,水质外观要求清澈、无色无味、河溪、湖泊和池塘等地面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达到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标准才能使用。

土:土壤对鸡的直接影响,是通过土壤中的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含量土壤中的微生物与鸡健康的关系等起作用。由于肉用仙居鸡后期以放养为主,土壤中如果含有有害物质,被鸡食入或皮肤接触后直接威胁鸡的健康。因而,应了解以往当地农药、化肥的施用情况,并采集土壤样品检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生产要求。

气:如果鸡场环境中一氧化碳、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成分过多,不仅容易使鸡发病率提高,而且还影响鸡的生长。因而,养鸡场应距厂矿、其他畜牧场、居民区一定的距离,保证场区的空气质量符合GB3095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

2.饲养场址与鸡舍

(1)饲养场地的选择

根据肉用仙居鸡饲养方式以利用果园,山坡地,疏林地采用关—放的饲养特点。放养场地要求地势平坦、干燥、通风、向阳和排水性良好的果园、竹园、山坡地、疏林地等;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隔离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场地要求距离村庄、公路干线1km以上;距离大型工厂、矿山等污染源3km以上;距离其他畜牧场至少1km以上;并不应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新建场不可位于传统的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

(2)鸡舍

在放养场内建筑商品鸡鸡舍,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和排水良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虫等要求,内墙面应光滑平整,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还具备有良好的保温保暖设施和防鼠要求。

二、 生产技术规程

1.“全出全入”制

饲养仙居商品鸡要求“全出全入”原则。引进鸡只应来自健康种鸡,一栋鸡舍或同一块场地要求只能饲养同一日龄和同一种鸡场引进的鸡苗,经饲养同批次出栏。不同日龄,不同种鸡场来的鸡苗不能混养。每批肉鸡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措施。

2.育雏期的管理(128日龄)

(1)鸡舍的准备

按如下程序作好鸡舍的准备工作:鸡舍清洗、整修(在进雏前10d14d)对育雏室、鸡舍、储料室、设备及其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整修。平养鸡舍准备好清洁、干燥的垫料) 鸡舍冲洗(先将鸡舍粪便清除以后,用水彻底冲洗地面、墙壁、房梁上的灰尘和粪污) 鸡舍消毒(喷烧:冲洗晾干后的鸡舍,用火焰喷射器依次喷烧墙壁、隔网和地网等。喷洒:经过喷烧后的鸡舍用2%3%的烧碱或2%3%的过氧乙酸等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熏蒸:最后将鸡舍门框关闭,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m3空间用福尔马林28ml,水14ml,高锰酸钾14g,经密闭12h后开窗通风) 鸡舍预热(进雏前24小时给雏鸡舍预热,使温度升至30℃~32℃) 物质准备(所用饲料、添加剂、药物、用具要到位)。

(2) 饲养环境

温度:第一周育雏温度30℃~32℃;一周后每周下降2℃~3℃,直至自然温度。温度控制要以鸡的活动情况而确定,随季节、气温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特别要掌握好下降剃度。

湿度:110d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10d后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当通风和保温矛盾时,要在保持适当的温度下尽量多通风。切忌贼风、穿堂风,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防止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要适当,2周龄前30/m234周龄20/m225/m25周龄12/m215/m2。而且每200250只为一格。开

食每100羽鸡配一个平底料盘,以后每2040羽鸡一个料桶,一个饮水器可供120羽鸡使用。

光照:1d6d,光照时间23h20h,光照强度4020lux;第二周后105lux,自然光照。

(3)饲养技术

开饮:在出壳24h内保证每羽鸡饮到水,2日龄内用18℃~20℃温水,加雏鸡补盐液或5%的葡萄糖,以后采用自由饮水。

开食:在出壳2436h内,饮足水后,大部分鸡表现强烈食欲时开食,用干湿料。

饲喂: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要尽量使雏鸡多吃料,一周内8/天~10/天,一周后4/天或6/天补喂砂砾。

3.放养期的管理

(1)场地的净化

每饲养一批鸡后,场地用烧碱等消毒液或用火焰消毒,然后翻土,空闲15天自然净化。要求12年轮牧一次,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自然净化。

(2)鸡舍的要求

放养场地内,为挡风避雨及鸡的休息,须搭建鸡舍,一般鸡舍面积按15/m2,采用地面散养模式,地面采用锯木粉、谷壳等作垫料,垫料要求干燥,无霉变。

(3)饲养密度

一般在育雏结束可以逐步将鸡放至果园,山坡地,疏林地等饲养,让其在外自由活动和采食野草、虫子。饲养密度,庭院、山地一般12001500/亩,果园、经济林地10001200/亩。

(4)饲喂

放养期间,早晚各喂一次料,以晚上喂料为主。其余时间以补喂青草、菜叶等青绿多汁饲料。不同阶段的饲料都应有35天的过渡期,不能采用简单的突然换料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应激反应。

(5)分群饲养

放养时,应按体重大小急公母分群圈养,便于管理、节省饲养成本、提高生长的均匀度与出栏的整齐度。转群分栏一定要在晴天温度稳定的日子进行,否则易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饮水

一般采用自由饮水的原则,特别天热季节在放养地要放置足够的饮水器。饮水器要求不漏水,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消毒剂可选用百毒杀、漂白粉和卤素类消毒剂,水中必要时可添加葡萄糖、电解质(氯化钾、氢氧化钠等)、维生素C和多维类添加剂等。

(7)出栏

根据销售市场行情及时确定出栏时间,一般公鸡为84100日龄,母鸡为100112日龄出栏,出栏前两周把鸡群内的残次鸡挑出,并要求饲喂不含任何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出栏前68h停喂饲料,但可以自由饮水。注意按不同季节安排抓鸡时间,舍内用红光捕捉,减少应激。

4.观察和记录

每天早晚进行观察巡视:看、听、触、嗅;观察冷热表现、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姿势、冠羽毛、趾及黏膜、呼吸状态,必要时抓鸡触摸;发现不正常和疫情及时上报。

每天记录(耗料量、用药、鸡病、病亡数、温度、湿度等),将病弱鸡隔离饲养与治疗。并作好用药记录及定期称重,对照确定饲养状况。

保存每批鸡的记录,内容包括:鸡只来源、饲料消耗量,生长增重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公害处理情况,患病治疗与用药记录(用药的商品名称和有效成分,治疗时间、剂量、疗程和停药时间等)以及免疫接种程序(包括所用疫苗的品种、剂量和生产厂家),卫生消毒情况,鸡只发运目的地等。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