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雏鸡VE缺乏混合大肠杆菌感染的诊治

1楼
梁敏超 发表于:2012/2/25 10:37:00
一、临床症状

雏鸡表现精神不振、饮食下降、羽毛蓬松、排黄白色稀粪,开始饮水增加,后期饮水、食欲废绝。

二、剖检变化

剖检病情严重刚死亡的鸡,发现病鸡脐部收缩不良,脐孔周围皮肤呈青紫色,卵黄吸收不良,卵黄液稀薄,呈土色;皮下组织胶样浸润;剖开体腔,肝脏呈土黄色、肿胀、质碎、有点状出血;心包、肝周围及气囊覆盖着灰黄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脾脏呈古铜色;肺水肿;小脑肿胀、脑膜充血、出血。

三、实验室诊断

1、镜检

取病死雏鸡肝触片,油镜下观察,发现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多呈单个散在。

2、细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取肝病料,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恒温培养18小时,见肉汤均匀混浊,形成薄的肉膜,管底有粘性沉淀。无菌取肉汤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伊红一美兰培养基上,经37C恒温培养24小时在SS琼脂上见圆形、玫红色小菌落。在伊红一美兰琼脂培养基上见有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

3、药敏试验

取上述接种病料经37℃18小时恒温培养的肉汤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待菌液稍干后,将药敏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37℃恒温培养24小时,通过测抑菌圈的大小,我们发现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氧氟杀星、诺氟杀星不敏感。

四、确诊

从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VE缺乏混合大肠杆菌感染病。

五、防治措施

1、饲料中添加VE20国际单位/kg,亚硒酸钠0.2mg,蛋氨酸2-3g,连用2周。

2、氯霉素按0.06%拌饲料连用3-4天,然后按减半剂量喂3天。

3、对严重的雏鸡用庆大霉素1万单位/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3天。用药同时配合电解多维等营养药物。

在雏鸡饲养过程中,通常配合饲料中VE仅能接近或免强满足鸡的要求,在不喂青饲料的情况下,为了确保VE不缺失,必须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国际单位的VE:

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用药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找出最敏感的药物,及时控制病情,因为临床实践中每一群鸡的敏感药物不同,同一群鸡再次发病时对敏感药物也有差异。但我们又不能盲从于药敏试验,如在药敏试验中,庆大霉素是高敏药物,但它只有肌肉注射时才能产生理想效果,而饮水效果则不理想,因为庆大霉素在肠道吸收不好。

发现大肠杆菌感染时,重要的是细心和准确地找出引起该病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消除,这才是解决大肠杆菌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办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46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