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鸡痘诊断治疗

1楼
琪苏格 发表于:2011/12/12 12:17:00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于幼鸡,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本病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而发病,吸血昆虫,特别是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能够携带禽痘病毒,是造成我省夏秋季鸡痘广泛流行的传染媒介。

  鸡痘病毒感染后4~8天出现症状,根据症状和病变以及病毒侵害鸡体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皮肤型鸡痘特征是在鸡冠、肉垂、嘴角、眼睑、耳球和腿脚、泄殖腔和翅的内侧等部位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痘疹开始为细小的灰白色小点,随后体积迅速增大,形成如豌豆大黄色或棕褐色的结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对鸡的精神、食欲无大影响。但感染严重的病例,体质衰弱者,则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生长受阻现象。

  粘膜型鸡痘表现为病鸡精神萎顿、厌食,眼和鼻孔流出液体,初为浆液粘性,以后变为淡黄色的脓液,时间稍长,眶下窦和眼结膜受波及时,则眼睑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2~3天后,口腔和咽喉等处的粘膜发生痘疹,初呈圆形的黄色斑点,逐渐形成一层黄白色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随着病程的发展,口腔和喉部粘膜的假膜会不断扩大和增厚,口腔和喉部受到阻塞,病禽的吞咽和呼吸受到影响,嘴往往无法闭合,频频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痂块脱落时破碎的小块痂皮掉进喉和气管,形成栓塞,进一步引起呼吸困难,直至窒息死亡。

  混合型鸡痘是病禽皮肤和口腔、咽喉同时受到侵害,发生痘斑。

  鸡痘的防治主要是做好平时的卫生防疫工作,搞好鸡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消灭吸血昆虫,减少或尽量避免蚊虫叮咬鸡只。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料应全价,避免各种原因引起啄癖或机械性外伤。发病后应对症治疗,诱发葡萄球菌病时,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防治鸡痘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鸡痘疫苗。夏秋季节肉鸡可于1~7月龄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冻干疫200倍稀释,摇匀后用消毒刺种针或笔尖蘸取,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进行皮下刺种,每只鸡刺种一下。刺种后3~4天,抽查10%的鸡作为样本,检查刺种部位,如果样本中有80%以上的鸡在刺种部位出现痘肿,说明刺种成功。否则应查找原因并及时补种。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34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