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培育雏鸡的环境要求

1楼
me球鞋 发表于:2011/3/6 0:05:00
1、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功的最基础条件
雏鸡采食饮水的多少、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饲料的消化吸收是否正常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而造成大量损伤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体质软弱,发育缓慢,引起啄癖,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1)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
育雏室温度要求在24℃左右,育雏后期可根据鸡群情况逐渐降低室温,室温的测定应将温度计挂在离育雏器较远的墙上,高出地面1米处。对育雏器温度的要求如表2-1所示,3天之内可将温度控制在33-35℃左右,以后可每周下降3℃,至与室温相同时即可停止供暖。

表2-1 育雏温度

周 龄

育雏温度(℃)

33-35

30-33

27-30

24-27

21-24


(2)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之内,避免因为温度的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温度的控制应根据鸡群和季节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
① 对健壮的雏鸡群育雏温度可以稍低些,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些比温度高些效果好,此时雏鸡采食量大、运动量大、生长也快。
② 对体重较小、体质较弱、运输途中及初期死亡较多的雏鸡群温度应提高些。
③ 夜间因为雏鸡的活动量小,温度应该比白天高出1-2℃。
④ 秋冬季节育雏温度应该提高些,寒流袭来时,应该提高育雏温度。
⑤ 断喙、接种疫苗等等给鸡群造成很大应激时,也需要提高育雏温度。
⑥ 雏鸡群状况不佳,处于临病状态时,适当提高舍温可减少雏鸡的损失。
(3)雏鸡的温度锻炼
随着日龄的增长,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增强,所以应该及时降温,一般温度的控制可如图2-1所示。
适当的低温锻炼能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注意及时降温或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培育的鸡群,常有畏寒表现,也易患呼吸道疾病。秋天的雏鸡即将面临严寒的冬天,尤其需要注意及时降温,培育鸡群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降温的速度应该根据鸡群的体质和生长发育的状况,根据季节气温变化的趋势而定,大致每天降低0.5-0.7℃,也可每周降3℃左右。
供暖时间的长短应该依季节变化和雏群状况而定。秋冬育雏供暖时间应该长一些,当育雏温度降至白天最低温度时,就可以停止白天的供暖,当夜间的育雏温度降至夜间的最低温度时,才可以停止夜间的供暖。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白天停止供热后,夜间仍需继续供热1至2周。
(4)怎样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温度是否合适”不能由饲养员自身的舒适与否来判断,也不能只参看温度计,应该观察雏鸡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温度低时,雏鸡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的叫声。过热时,雏鸡远离热源,张翅张口喘息,发出吱吱的鸣叫声。不同温度下的雏群表现如图2-2所示。
2、适宜的湿度
雏鸡对环境湿度的变化虽然不太敏感,但有时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环境过于干燥,雏鸡绒毛枯脆脱落,脚趾干瘪,体质差,育雏率下降。有人试验,在注意和没注意湿度的情况下,10日龄的成活率分别为98.3%和94.2%。

表2-2 育雏期所需的环境湿度

日 龄

1-10

11-30

31-42

相对湿度

70%

65%

40%-60%

适宜极限高湿

75%

75%

75%

极限低湿

40%

40%

40%



育雏初期,在第一周尤其是三日龄之内特别需要维持环境湿度,其原因如下:
(1)雏鸡呼吸较快,如果过于干燥,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是湿润的空气,体内容易失去大量水分,就会增大饮水量,从而影响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消化吸收。
(2)出雏后如果雏鸡在干燥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体内就会失去大量水分或处于脱水状况。初期维持较高湿度可缓解并改善雏鸡的失水和脱水状况,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育雏期所需的环境湿度见表2-2。
3、不可疏忽的通风换气
雏鸡对一时缺氧和空气污浊的反应不太敏感,在实际生产中容易被忽视.,但对雏鸡的生长和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通风换气目的有二个:
(1)供给新鲜空气,供给氧气。在寒冷季节的育雏前期最容易出现舍内缺氧现象。一些农户采用舍内生火取暖的育雏方法,而且为了保温很少进行通风换气,这样就加重了舍内的缺氧现象。缺少新鲜空气,会影响雏鸡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生长和抗病能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鸡舍都必须留有适当大小的通风口。
(2)维持舍内卫生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多余的热量、水汽、尘埃及空气中的微生物。为达到这个目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取定时的短时间大换气量通风,如每小时敞开全部门窗1-3分钟。
有人担心这种在短时间内将室内全部污浊空气换成新鲜空气的方法会使雏鸡受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会使雏鸡感冒,反而能增强雏鸡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因为换进的空气虽然是冷的,但舍内四壁、地面顶棚都还是温热的,如取暖设备没有问题,舍温很快就能恢复。只要气候不是特别冷,在育雏的第四天就可以实行这种换气法,换气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这种换气方法还可以大大降低地面平养雏鸡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
4、饲养密度及采食、饮水宽度
在饲养条件不太成熟或饲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太追求单位面积的饲养量和效益。饲养密度过大,可能造成饲养环境的恶化,影响生长和降低抗病力,反而达不到追求效益的目的。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饲养密度见表2-3。

表2-3 蛋用雏鸡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立体笼养


周 龄

鸡数/平方米

周 龄

鸡数/平方米

周龄

鸡数/平方米

0-6

13-15

0-6

13-15

1-2

60

7-12

10-12

7-12

12-18

3-4

40

5-7

34

8-12

24



饲养密度与鸡舍结构、鸡舍控制环境的能力、饲养方式、舍内设施、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鸡的品种和季节等有关。表中所列数据应该说是最大限度,要灵活掌握。密度是否适中,最终要看鸡群生长是否均匀、健康。
蛋用雏鸡所需采食和饮水的位置宽度如表2-4所示。

表2-4 蛋用雏鸡所需采食长度和饮水位置宽度

周 龄

食槽种类

饮水器种类

料 槽

料 桶

饮水器

水 槽

1-4

2.5cm/只

35只/个

25只/个

2.5cm/只

5-10

5.0cm/只

20-25只/个

12只/个

2.5cm/只



在饲养中不仅食槽和水槽长度应满足雏鸡的需要,还要注在饲养中不仅食槽和水槽长度应满足雏鸡的需要,还要注意放置合理,便于鸡采食饮水,一般应让雏鸡在不出一米之内即能找到水槽和料槽。
5、适宜的光照
(1)光照强度:为了让雏鸡很快熟悉环境,学习饮水采食,初期应该用较强的灯光,可用60-100瓦的灯泡,三日龄之后夜间可以换成45-25瓦的灯泡。光照稍暗些,鸡群相对宁静,在过强的光照下,鸡烦燥不安、活动量大,易出现互啄的恶癖。
(2)光照时间:6周龄之内光照时间的长短还不会影响雏鸡性成熟的早晚,但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量。育雏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增重过慢,达不到标准体重,给予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鸡增重。一般三日龄之内的光照可定为23小时,之后每周减1-2小时。也可用自然光照,但夜间为了给雏鸡补饲,可以定时开二次灯,每次二小时左右。
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不考虑雏鸡增重情况,在第二、三周就实施8小时光照,二是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黑暗也是雏鸡生长的需要,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降低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07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