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谈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点与防

1楼
辽宁号 发表于:2013/10/11 10:23:00

 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引起的猪的‘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又称“猪蓝耳病”,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以感染率高发病率低为特点。是目前对我国养猪业造成损失较大的猪病之‘。

  1 猪蓝耳病流行病学 本病是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高感染性是PRRS的‘种标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不同的传播途径所需的最小感染量差距也较大。从病猪的鼻腔、粪便拭子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持续性感染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2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猪后易感猪群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的潜伏期,最短为3d,最长为37d。本病的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毒株、猪发育的不同阶段、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床症状的流行或者地方性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等。

  3猪蓝耳病病理变化 1)大体病变不伴发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等。

  2)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肺呈褐花斑状、不塌陷、淋巴结褐色肿大;生长育肥猪与哺乳仔猪类似,但较轻;不伴发继发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的解剖症状无诊断意义。

  4猪蓝耳病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赖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病原检测、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等。

  4.1 临诊诊断 母猪方面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分娩的活产仔数减少,产弱仔、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出现呼吸困难;母猪受胎率降低,空怀率上升。新生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高死亡率( 80- 100%)。

  4.2实验室诊断 采用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等检测病毒和抗体达到诊断的目的。

  4.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

  5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控制已是世界养猪业的1大难题。

  即使在美国这样养猪业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以持续感染、亚临诊感染、免疫抑制和易继发感染为流行特点,给本病的防制带来困难。

  5.1 加强管理,以达到减少疫病发生的目的 1)坚持自养自繁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

  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可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 ‘般需隔离检疫3-4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应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5.2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1)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群的继发感染机会。

  2)采用空间电场白动防疫方法或建立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方法切断空气传播渠道以及在舍内采取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以及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的预防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5.3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以增加猪群抵抗力,减少易感性5.4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的控制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585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