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猪鞭虫的防治措施

1楼
技术员H 发表于:2010/11/6 9:44:00

猪鞭虫的防治措施
是人和动物(如猪、 羊、牛等)体内常见的线虫之一。成虫寄生于 人和动物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可引起鞭虫病.
  成虫虫体前部呈毛发状,外观极似马鞭,故又 称鞭虫,其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鞭虫病。我国 各地的猪多有寄生。主要危害幼龄猪,严重时 可引起死亡.
 二、致病作用
① 鞭虫虫体头部细长,可深深钻入肠粘膜内,吸食组 织液和血液,重度感染时可致慢性失血,表现贫血、 营养不良。
 ② 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的毒素作用,可致盲肠 和结肠粘膜组织出现水肿、充血、出血、溃疡等炎症 反应。
 ③ 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脓肿等病变。肠内可见 小结节,结节有两种,一种是脓肿,虫体前部埋入其 中;另一种是肉芽肿,在黏膜下呈圆形包囊状。《猪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盲肠内的鞭虫《猪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三、症状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仅有间歇性腹泻, 轻度贫血。因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严重感染时,表现为:
 ①贫血、消瘦②食欲减 退③顽固性下痢、排水样血便(虫体吸血引起 肠粘膜损伤),内有黏膜。四、病理变化
盲肠和结肠粘膜上发现炎性病变和 大量虫体,虫体前部细长,深深钻入 粘膜内,后部短粗,形似鞭子,故称 鞭虫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轻度贫血,腹泻,排 水样血便),初步怀疑为本病时,可结 合粪便检查确诊。若粪便检查发现大量 特征性的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结合 盲肠、结肠的相应病变,即可确诊。
 六 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应搞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和粪便的发酵 处理工作。 对有病的猪场更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 粪便管理,并保护饮用水的清洁,这是预 防鞭虫感染的主要措施。 应作定期的预防性驱虫。
(二)治疗措施: 采用敌百虫、左旋咪唑、甲苯咪唑(甲苯 哒唑)、丙硫咪唑、磺苯咪唑等,治疗效 果较好。 即:“敌百虫(100毫克/千克,1次混料喂 服)、左咪唑(8毫克/千克,1次混料喂 服)、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千克,1次混 料喂服)、阿维菌素及伊维菌素(剂量同 为0.3毫克/千克,1次皮下注射或口服)
-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