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哪投资建一个100平方的养殖蝇蛆房.养什么才好呢

1楼
思想单纯 发表于:2006/8/9 4:31:00

在我们这里番鸭可以卖到14到12块一公斤的 而土鸡可以卖到16块一公斤.可就是现在的资料太贵了 想养蝇蛆和蚯蚓.蚯蚓粪降低养直成本.蚯蚓粪可以直接喂给鸭子.鸡吃吗 占的比例是多少 因为我想这样养35%蝇蛆和35%的蚯蚓粪加30%的全价料 (指的是脱温了的鸭和鸡) 另外可以帮我找下养番鸭的资料吗?主要是刚开始的哪十五天 因为死亡比较高吧.我是头一次养的

2楼
思想单纯 发表于:2006/8/9 4:32:00
对了忘了说 谢谢 了
3楼
思想单纯 发表于:2006/8/9 4:34:00

请问管理员在南宁哪里有养殖蝇蛆呀 我想让我母亲去参观看看

在此谢谢了

4楼
SYC163 发表于:2006/8/9 7:42:00

从您的言行看,您是一个典型的养殖技术盲,一点基础都没有,建议您投资养殖业要谨慎,许多人就是以为自己有点文化认为看点书籍资料就可以了,其实养殖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知识。而且没有仔细看论坛中的资料。蝇蛆一般建议占饲料比例的10%,蚯蚓粪建议为5-10%,其它的还是需要饲料。蝇蛆、蚯蚓鸡都吃的。

南宁周边肯定有学员在养殖蝇蛆,但没有反馈回来给我们具体是哪位学员在养殖。还有,有的学员并不愿公开………。

以下是番鸭的养殖技术资料供参考

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 鸭舍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1、鸭舍场地
鸭舍的地点要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的砂质空旷地以及远离居民点和工厂的地方。有利于保持舍内温暖和干燥的环境,避免疾病的传播和不良应激。鸭舍建筑应是座北(或西北)朝南(或东南),做到冬暖夏凉,通风良好。
2、鸭舍形式及结构
我市饲养番鸭可以为单坡式、双坡式、拱形式鸭舍形式。一般应有圈舍、运动场、鸭滩等设施。鸭滩是指从水面到运动场的斜坡.以20-30度坡度为宜,便于鸭子从水面走步推动场。运动场是供鸭子在台外采食饮水、理毛和休息的场所,可用三台上或水泥筑成,一般用竹篱围起,面积为鸭舍的 3~5倍。圈舍主要是供鸭子饮食和休息的场所。
二、番鸭饲养方式
1.栅床平养
栅床离地60~70厘米;采用宽度约1.5~2.0厘米的木条或1.8~2.0厘米宽度的竹片,制成间距1.5 ~2.0厘米的栅床。栅床平养不须使附整料,节省劳动力,有利于卫生,饲养番鸭成活率高,适于雏鸭、商品鸭.育成鸭等饲养。
2、地面平养
集约化饲养种番鸭或肉鸭多采用开放式鸭舍,舍内由1/2水泥地面和1/2漏缝地板组成,在栅条上靠墙处设有长式饮水槽,水深 7~8厘米.采用低流量长流水供水方式,既卫生又不断水。食槽可放在漏缝板上,利于保持垫料的干燥,产蛋鸭可在一墙边设置产蛋箱。
三、 商品番鸭的饲养管理
1、育雏
育雏主要有三种形式,平养育雏,笼内或网上育雏,热风育雏.但三种形式的根本点都是升温和保温的问题,一般要求距离地面或笼底 5~10厘米处的温度达到 30~32℃,舍温控制在 24~25℃,3天后可根据雏鸭的动态来衡查温度是否适宜,如雏鸭表现活泼,食欲正常,说明温度是合宜的,否则就不合适。通常在 2周龄距地(笼)5~10厘米温度为 29~28℃,室温 24~ 23℃; 3周龄 27—26℃、室温 22~21℃;4周龄26~24℃,室温20~18℃;5周龄起室温保持在18一20℃.比较适宜.育雏期间除温度的调控外,育雏舍的消毒、雏鸭饮水和喂料等都应予以重视。一般雏鸭入舍之前,育雏合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苛性碱.漂白粉等都是惯用消毒剂。一刚出壳的雏鸭只有雏形肾,对脱水十分敏感,故适时供水十分重要。一般在雏鸭出壳后,即用0.01%的多维素或葡萄糖水进行调教饮水,补充体液。冬天的水温宜在15~20℃℃。雏鸭饮水后,休息l—2小时见到有采食行为后即可给小颗粒料或碎粒料,让其自由采食。喂料应避免暴食,并注意卫生。
2、番鸭的营养特点
番鸭饲养期,大致分为三阶段,即0~3周龄.4~6周龄和7周龄至屠宰。番鸭能自己调节采食量,口粮能值影响不大。而蛋白质水平第一阶段(20~21%)和第三阶段(15~17%)差异较大,所以第二阶段以中等水平( 18~19 %)权作过渡。它不因为蛋白质水平下降而影响采食量,因此,可以以低蛋白质消耗换取较为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胴体品质。公母番鸭分别在10周龄和9周龄达到生长高峰,随之又显著下降。但此时上市出肉率低、肉味差。一般采用限料饲养,即从公母鸭9周龄和7周龄开始,按自由采食量的90~ 95%喂给饲料,以推迟生长高峰。充分利用肌肉生长旺盛的8~12周龄阶段和番鸭较强的生长补偿能力,既让胸肌得到充分生长,又没有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据测定,限制饲养,其胸肌可增加3倍,而不增加料肉比和胴体脂肪;可以大大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公母番鸭性别差距大,仅体重3周龄时就相差30~110克,3周龄后差异更大。因此,分群饲喂,可以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使商品鸭生长整齐,从而提高商品质量。
3、密度、光照和通风
密度为1周龄45~40羽/米2;2周龄35~30羽/米2,3周龄 30~23羽/米2;4周龄 20~22羽/米2;5周龄 20~18羽/米26周龄起公鸭5~6羽/米2,母鸭10~12羽/米2。分群的标准,不仅仅是面积和数量,更应重视按质分群,大小、强弱都要分别考虑,可使同群生长发育更好。
光照:1周龄要求强光,以便尽快适应环境,利于采食和饮水,而后逐步降低,一般要求 1周龄1.5~3瓦/米2;2.3周龄降为 0.5~0.7瓦/米2;以后保持为 0.5~0.7瓦/米2。光照时间1周龄为 24小时,2周开始每周减少1小时,3周至上市每天 12 小时。
通风:保证空气中气体成分含量正常,要求没有鸭群喘息为标准。
4、切喙、断爪和断指骨
为防止番鸭啄羽,抓伤和飞翔,需要切啄、断瓜和断指骨等特殊措施。4~5同龄开始,由于饲料营养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常有啄羽、啄蛋现象,并且蔓延很快,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而且降低了屠体品质。喂给丰富的含硫氨基酸饲料、合理密度、限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以作一些预防,但根本的方法还是断啄。一般是在2~3周龄时,用烧灼刀具(或用专用切啄器)在鸭上啄嘴豆的中部切去即可。番鸭的趾爪很锋利,可能相互连啄、打斗和交配踩踏抓伤,还可能伤人,因此一般在断啄时同时进行断爪。番鸭羽毛长齐后善于高飞,可达几十米,不利于饲养管理,生产中习惯于在出壳后2—3天时将其翅骨上第3指的第2指节骨切除,使身体失去平衡,不易离地高飞。

番鸭的主要疾病防治


1.禽流感
本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番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头部肿大、流泪水,羽毛松乱;呼吸困难;胸肌、腿肌、心外膜、腺胃与肌胃粘膜、十二指肠粘膜等处出血,胰、肝、脾和肾有灰黄色坏死灶,泄殖腔充血、出血和坏死,典型病变是淋巴滤泡的环状增生。

防治方法:①严禁从禽流感疫区引进鸭苗,防止病原入侵。②疑似病鸭应尽快隔离、送检、确诊。③带鸭消毒,可使用菌毒灭、消毒威和禽感快克等消毒剂。④接种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⑤使用禽流感特效药感毒清进行预防或早期治疗(100千克水加感毒清100~200克)。⑥肌注禽流感高免蛋黄518抗体或新瘟疫抗体。⑦适当使用抗感染、抗应激药物。有条件的可肌注干扰素和白介质素等,每羽0.8~1毫升,隔2~3天注射1次,连用2~3次。
2.雏鸭病毒性肝炎
本病由滤过性病毒引起,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达100%。

主要症状:幼鸭多为突然发病,表现精神萎靡、缩颈拱背、脚软站立不稳、离群、眼睛半睁半闭、呈嗜眠状态。有些病鸭排青绿色或白色液状稀粪,后期出现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肝脏肿大,质脆,容易撕裂,呈土黄色(首次感染10日龄内的占半数以上)、褐黄色、黄白色,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深紫色出血点、斑状条纹或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脾、肾有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出血等。

防治方法:①雏鸭免疫。1日龄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后5天可产生较强免疫力。②应用蛋黄或血清抗体防治。雏鸭出壳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黄或血清抗体液0.5~1毫升,初发病鸭立即注射1~2毫升,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重病鸭隔12~36小时重复注射1次,治愈率达95%左右。③辅助治疗可采用饲料中加入病毒灵1.5~2克/千克饲料;或在饮水中(饲料中)加入氟哌酸粉0.1%~0.25%和敌克,连喂3天。
3.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
本病由细小病毒引起,是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理变化是纤维素性肠炎,胰脏呈点状坏死。以
3周龄内的雏番鸭多发,最早在3日龄发病。病鸭张口呼吸、喘气、消瘦、拒食、蹲伏,十二指肠内容物呈松散栓子状,表层有脱落粘膜附着。

防治方法:①1日龄用番鸭二联苗每羽皮下注射1头份。②发病鸭每羽肌注番鸭二联高免血清1~2毫升,可适当加入氨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抗菌类药,以防继发感染。
4.鸭浆膜炎

本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周龄内的雏鸭。病鸭是本病的传染源,健康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此外脚蹼创口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径。低洼潮湿场地的鸭群尤易发病。病鸭行走不稳,甚至瘫痪,排绿色或白色稀粪,剖检呈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
防治方法:①肌注三包针或制菌璜等。②口服鸭疫三日清,或土霉素,或鸭浆炎等。
5.番鸭花肝病

该病以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本病最早可见于7日龄的雏番鸭,通常多见于10~25日龄的番鸭群。发病率最高达100%,病死率通常在30%以上,有的感染严重的番鸭群会出现全群死亡。

主要症状: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番鸭精神倦怠,羽毛蓬松、直立、无光泽,全身乏力,脚软,呼吸急促。濒死番鸭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病变的肝脏出现灰白色斑样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自针尖到米粒大小,边缘不整齐,无光泽,脾脏肿大,呈黑紫色斑点状;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斑点,形状呈圆形较规则。

防治方法:主要采用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①1~3日龄,每羽肌注鸭花肝灭活疫苗0.2~0.3毫升,或5日龄前后每羽雏番鸭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疫苗。②治疗采用番鸭花肝病高免蛋黄液;同时配合免疫增强剂、多维素和广谱抗生素等。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703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