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秸秆分解剂???请大家看下,什么东西?

11楼
icomming 发表于:2010/2/10 8:33:00

     如果是喂牛,不能粉碎,只能切短后进行处理,分解秸秆中的粗纤维的效果显然不如粉碎的好,要知道一定的物理辅助手段是必要的,但是这里有一个矛盾,牛是多胃反刍动物,如果分解得太好,对牛反而不是好事,这就象粉碎得太细喂牛会起反作用是一样的道理,分解得太好,或者说粉碎得太细,都会加快瘤胃的发酵进程,加快脂肪酸的生产速度,从而超过胃壁吸收脂肪酸的速度,造成酸的蓄积,最终可能造成酸中毒,所以,在秸秆分解喂牛的实践中,我们其实不建议分解粗纤维,这对牛来说,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事;

    粗饲料降解剂中不仅有分解粗纤维的功能,还具有分解果胶质、非淀粉多糖、细胞间质的作用,它与内蒙古的秸秆分解剂还有不同就是还含有高活力的微生物,可以软化和疏松秸秆物理性质,所以,切短后进行的发酵分解,在1-2天之内的作用只能是分解细胞间质和疏松秸秆的作用,部分分解小量的粗纤维,最终的消化还得靠牛体内进行;

   

     对于单胃动物的猪来讲,则粉碎得越细越好,分解速度才快,利用率才高,目前笔者认为最好的秸秆还是玉米秸比较好,比较有利用价值,但最终喂猪的话,还是建议喂土杂猪,喂量必须有限制,即使是育肥大猪,也不应超过15%为宜,这样才对生长速度影响不大,母猪可以适当多一些。

  

     至于哪个产品好坏,对比等,我们不便多说,用户自己去判断吧,比如做个简单的分解大米的试验即可以足矣!看看谁的产品能把大米分解得越细甚至呈牛奶样,看看分解后保存性如何,是否过两天就臭了,还是永远都不会变臭或变质;

    

12楼
icomming 发表于:2010/2/10 8:33:00

粗饲料降解剂处理秸秆饲料的原理:

       本品完全改变传统的纯酶直接作用效果一般的弊病,创新之处是在主要动物外源酶系统下采用了独到的一系列辅酶技术,鞣合到酶解反应中,同时加入螯合的微量元素激活剂和复合益生菌,效果证明,主酶、辅酶系统、活化剂和益生菌是极佳组合,形成了一个全新产品。对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和降解粗饲料中的粗纤维效果显著提高,请您对比测试验证。
        多年来,粗饲料的开发一直是许多人研究的项目,因为如果真正能把那些廉价的粗饲料转化成家畜、家禽能消化吸收的饲料,那对降低养殖成本的愿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了。
        众所周知,粗饲料(主要指秸秆类)处理饲喂单胃动物技术一直未被国家认可,虽然许多人在国家专利局申请了数百项发明,却长期被认为是“伪科学”。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处理秸秆饲料饲喂单胃动物的产品,但效果都未能获得专家的认可,这些产品处理秸秆的主要原理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酶(酶解),一种是利用微生物(微贮)。
        酶处理秸秆速度快,有一定的转化率,但缺点很多,特别是不能对处理后的秸秆饲料进行保鲜,很快就会霉变,因此养殖户一次性不可以大批量地处理,只能处理一次利用一次,不利于规模养殖。
        微生物方式处理秸秆成本低,营养转化略差于酶的处理效果,优点是对处理完成的饲料可以长时间保存。缺点是处理时间很长,一般需要20—40天(夏短冬长),用户需要大容量的容器密封保存。
         但以上两种不管哪种方式,对粗饲料中的纤维降解程度都达不到单胃动物的饲料要求,这也就是专家不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粗饲料而言,单胃动物体内没有相关的内源性酶来消化吸收它们(动物的内源酶主要是指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所以单胃动物消化粗饲料必须借助外源性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等),而且充分的体外降解是必须的,在动物体外将这些粗饲料进行适当降解,同时在体外改造粗饲料的结构性质,使其进入体内后能更好地消化并吸收;因为外源性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虽然有效,但却是有限的,只有四到五个小时的作用时间(会随粪便排出),同时在通过动物胃时,还要受到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攻击(酶本身是蛋白质,所以会受胃蛋白酶攻击),通过胃后酶的活性恐怕只剩下一半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体外降解这个工作。
         体外降解最大的难题在于降解不彻底,酶在其产生的原始细胞内的活性是最高的,除了PH值和温度外,还有一个最适的微环境。我们就要力图在体外制造这样一个最适合酶作用的微环境(例如反刍动物牛的瘤胃可以轻易地消化秸秆,但在体外却不行,仿瘤胃的人工瘤胃一直无法真正达到相应的体内消化功能)。酶作用的活性中心是微介电的,我们用的助剂就有助于形成这样一个环境,并对酶分子进行相关修饰,可使其减少产物抑制效应,利用这一点可以有效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目标是体外消化30%,并为体内消化创造有利条件(改造纤维结构和与其他如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结合度),单胃动物体内消化60%。
        另外,酶在体外发挥作用的另外一个难题是:纤维素酶产生的产物葡萄糖等会对酶进一步降解粗纤维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从而使降解无法继续下去,这是所有体外酶降解的一个难题(即产物抑制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研制了相应的微生物菌群来影响这一效应,纤酶降解产生的产物葡萄糖等马上被相应的嗜糖厌氧型微生物吸收,变成菌体蛋白、有机酸、维生素、大量的微量元素络合物、和改性分子等较容易被畜禽动物消化利用的东西,而并不影响动物食用后的育肥效果。葡萄糖产物去除后,会加快纤酶降解的进一步进行,从而比较彻底地降解粗饲料。
        另外一个难点在于分解秸秆类原料的细胞间质成分,这在我们的粗饲料降解剂中已有相关的充分的间质酶和微生物储备,来进行这项工作。
        体外降解是为体内降解作条件准备,这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体内降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体外降解只降解30%左右,但体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千缠万绕的粗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复合体,进行了有效的分割,使它们不再缠绕在一起,从而改变了秸秆等原料的结构,我们知道,其实真正的纯的粗纤维是很容易被酶分解的,但如果粗纤维与木质素、半纤维素缠绕在一起的话,就根本不可能分解;所以,解开缠绕,也是体外降解的重要作用之一;
        最后,真正大规模分解和消化秸秆纤维是在体内进行的,占到了60%以上,体内降解基本不存在产物抑制效应,因为动物如猪的小肠绒毛可以快速吸收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本品中的嗜酸菌和嗜糖菌,也可以快速把葡萄糖转变成为小分子衍生物如有机酸、酮醛等能更快地穿过小肠绒毛的小分子,迅速解除产物抑制效应,加上在体外已经充分地解开了粗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复合体的缠绕,从而加快了粗纤维的降解过程,所以,能在体外降解和改造的基础上,达到体内降解60%的目的。
在操作的时候,还需要用户把秸秆之类的原料粉碎处理,粉碎得细效果更好,能增加纤维酶的作用效率30%以上。
        在直接处理常规饲料实验中(即处理自配料、全价饲料),将我们的粗饲料降解剂直接处理2小时或直接拌料饲喂,连续与对比组进行7天的粪便进行记重,实验组粪便减少了35%,证明其消化吸收显著提高料耗降低,动物生长良好。
        本产品可以将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蔗渣、荚壳类、木薯渣、酒糟、甜菜渣、统糠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成为单胃(猪鸡鸭鹅等)和非单胃动物(牛羊马等)均可消化吸收的优质饲料;并可处理全价饲料和自配饲料,显著提高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降低料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有效降低养殖场的臭味和氨气,降低发病率,最大幅度地降低您的饲养成本。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