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讨论]谁该为“限猪”的“环保成本”埋单?

1楼
SYC163 发表于:2009/4/15 12:41:00
福建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经济损失上亿元

谁该为“限猪”的“环保成本”埋单?



南国早报   2009-04-15         

  今年春节过后,福建对省内第二大水系九龙江流域养猪业下达“限养令”:干流两岸1公里和支流两岸500米内的养殖场全部拆迁,禁止在干流两岸5公里、支流两岸1公里内新、扩建养殖场,禁建区外养殖场要达标排放,否则一律关闭。 

  “限猪”行动开展以来,福建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经济损失上亿元

  “限猪”行动大限将至,养猪大户一筹莫展   

  3月18日中午,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顺益养猪场,一辆货车载着20多头母猪,正要搬迁到近百公里外的漳浦县。这个郭坑镇最大的养猪场,猪舍已被拆得一片狼藉。在含泪处理掉3000头生猪后,老板郭瑞花病倒了。

  “目前除银行贷款100万元外,还有80多万元的民间借贷,十几年的辛苦都在这里,我连死的心都有。”郭瑞花说。   

  按照福建省要求,龙岩、漳州两市从2月上旬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限猪”是其中重要一项。漳州市要求,到2月28日,禁建区所有养殖场都要拆迁、关闭。龙岩市也要求,3月5日前,九龙江北溪干流两岸养殖场关闭或拆除;5月5日前,支流两岸养殖场关闭或拆除。   

  在约20天时间内,漳州市禁建区内1.23万养猪户的70多万头生猪需清栏处理。猪贩子则趁机压价,1公斤生猪比正常价低2元,一头能繁母猪之前能卖1500元,但整治期间降到了千元左右。   

  漳州市郭坑镇东溪村有3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走进村中,房前屋后均可见被拆的猪舍。谈起“限猪”的事,现年69岁的林友春说,一年多前听说养猪行情不错,就卖牛养了两头母猪。年前刚下了19头猪崽,还没卖一头就不让养了,母猪一头850元,五六十斤的小猪一头150元就处理掉了,一分钱没赚还赔了不少。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估算,漳州市拆除、闲置的猪舍价值超过亿元,因压价、病害造成的生猪价值受损也有上亿元。   

  “还有100多头不久就要下崽的母猪在圈里,政府天天催着尽快搬走,可往哪里搬呢?”4月10日上午,郭瑞花一筹莫展地说,这100多头怀孕母猪的最后搬迁期限是4月15日,还是有关部门对大型养猪场的“特别优待”。 

  两个月来,她几乎跑遍了漳州的平和、长泰、诏安等所有县,寻找可以建养猪场的地方。“以我们的养殖规模需要50亩左右的地,找的地方不是路不通就是水不通,至今没有丝毫进展。”郭瑞花说。  

  截至3月19日,漳州市共拆迁关闭12262家养猪场,面积达222万平方米,处理生猪69万多头。在规定期限禁建区内自行拆除猪舍的养殖户,每平方米给予50元的补贴,而寻找新的养猪地点、新建猪舍等都落到养猪户头上。

  水污染告急,养猪业成主要污染源   

  九龙江水污染告急是此次福建省“限猪”的直接原因。1月中旬以来,九龙江水质出现恶化,并一度对漳州、厦门两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威胁,这一事件引起了福建省高度重视。  

  记者从漳州市环保局了解到,1月中旬,在漳州与龙岩交界的华安县河段发现水颜色变异,现场观察后认定为甲藻流行,一些河段水质出现反弹,局部河段水质恶化,出现超标现象。龙岩市有关材料也显示,近年来由于生猪养殖数量超过载畜总量,导致九龙江北溪流域水质急剧下降。其中,龙岩中心城区上下游河段、雁石溪流域水质全年绝大部分时段均为劣五类水质,有机污染严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龙文区郭坑镇的郭坑大桥两侧,分别是漳州市和厦门市城市供水的取水口。郭坑全镇2万人口养了10多万头猪,养猪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环境日益恶化。镇长陈奕杰说,村中沟渠里的水全是黑色,农民家里苍蝇成群,老远就能闻到猪粪的味道。   

  漳州市副市长刘文标表示,养猪业是九龙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少养猪场的排泄物直接排到江中,治理已刻不容缓。   

  多数受访的养猪户告诉记者,治理污染他们也赞同,但他们需要在技术和经费上得到帮助。“我们也希望喝上干净水,也不想将污染物排到江里,但怎么处理呢,总不能不养猪吧!”龙文区漳滨村的养猪户说。 

  

  政府整治决心大,环保达标困难多 

  福建省此次整治决心十分坚决,漳州市在20天左右拆除了上万户猪舍,足见“动了真格”。刘文标表示,在10月底前要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50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进行环评,实行排污许可。下一步将加强环境监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达标排放。

  据介绍,漳州市治理养猪业污染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模式,一是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一是采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但在农技人员和养殖户看来,这两种技术施行起来存在很多问题,能否奏效令人怀疑。 

  记者了解到,“零排放”技术要先在猪舍中垫上木屑等原料,再加入发酵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猪的排泄物分解掉。漳州市农业局能源环保站副站长纪旺盛说,“零排放”推广两年来,漳州使用的养殖场“寥寥几家”,现在连树都不砍了,哪里找木屑。而对于“猪-沼-果-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养猪户普遍认为,现在养猪规模动辄上百头,这种模式已不适用。漳滨村一养猪户反映,过去他家还有七八亩山地种果树,现在都被征用搞开发了,到哪里找果树施肥,哪里去挖鱼塘。  

  环保部门也认为,现在工业污染的执法处理都很难,何况千家万户的养猪户,光靠执法来“堵”难度很大。漳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感叹:“九龙江流域有几万养猪户,进家入户巡查,要多少执法力量才够用!” 

  

  环保成本需合理分担, 养猪业岂能“一限了之”  

  漳州农业局的农技人员告诉记者,养猪污染是个老大难问题,比起处理技术,更关键的是治污成本,治理效果越好则成本越高,养猪户越难承受。   

  一些基层干部担心,虽然政府并没有明说限制养猪业发展,但如果环保成本都落到养猪户头上,事实上就是抑制养猪。养猪户张少华说,这次大家损失这么大,未来还要大量投入搞治污,有多少农户投得起?肯定有很多人就此退出养猪业。   

  厦门大学政治系教授余章宝认为,在生猪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上,地方政府极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缺乏科学性的“禁令式”政策,难以取得长久之效。  

  “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搞环保治理,而不在如何实现环保养猪上多帮助农户、补贴农户,未来生猪供应肯定出问题,准会按住葫芦浮起瓢。”余章宝说。   

  漳州此次养猪业污染整治行动中,明确提出“谁污染谁治理”。对此农业部门人士表示,又要猪肉便宜又要养猪不污染,此事难两全,养猪业作为弱势产业,要养殖户承担所有环保成本显失公平。   

  刘文标表示,环保养猪关键要搞好规划,在规划区内实施集中饲养、集中治理污染。他坦承,漳州整治养猪业、实现环保养猪的决心很大,但由此带来的财政压力也不小。   

  环保养猪成本几何?纪旺盛表示,经过测算,如果采用“零排放”技术一头猪要摊100元,立体种养模式一头猪要摊86元。记者了解到,以目前的猪价行情,一头出栏生猪的毛利润还不到100元。漳州市目前在九龙江流域的存栏量有180万头,按一头86元计,就要1.5亿元的首期环保投入。2008年漳州市地方级财政收入60.49亿元,这个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2.4%左右。 

  余章宝表示:“养猪业设立环保门槛势在必行,但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办法,其中环保成本是个关键问题,必须有相应政策来分担环保成本。”

  据新华社电

点评

      针对上面提到的“零排放”养殖技术问题,说一头猪要摊100元有些夸张,锯末没有可以采用谷壳和木头粉碎机解决,造成发酵床成本高的原因主要还是在福建等地高价地炒卖菌种造成的,1平方米面积仅需要购买的菌种就在几十元甚至160元,无疑给实施者带来了高成本,提高了发酵床的门槛。我们要说的是——靠高价炒卖发酵床菌种是不会赢得市场的,因为过高的门槛不仅大幅度地减少实施者,也没有真正达到让实施者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目前一般推广发酵床养殖者每平方米面积都需要菌种的成本在30元以上,且每平方米面积每年补充菌种还需要几十元,如此高的建设和使用成本是直接导致发酵床如此好的技术推广的瓶颈。

      之所以我们推广发酵床技术如此快、实施者如此多,关键是我们的门槛极低,20平方米面积使用菌种只有30-40元,每年20平方米面积补充菌种一共才需要3元,是前面介绍成本的几十分之一,且配料也极为简单和广泛。

      因此,我们呼吁推广发酵床的同行:不要靠高价炒卖菌种来作为获得盈利的模式,降低门槛,让养殖户真正获得效益才是赢得市场的法宝。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5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