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籽粒苋

1楼
女孩 发表于:2012/8/16 11:20:00
籽粒苋(又名千穗谷)是苋科苋属(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一年生优质牧草。株高250-350厘米,茎杆直立,有钝棱,粗3-5厘米,单叶,互生,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圆锥状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发达,根系庞大,多集中于10-30厘米的土层内。
  籽粒苋分枝再生能力强,适于多次刈割,刈割后由腋芽发出新生枝条,迅速生长并再次开花结果。它是喜温作物,生长期4个多月,但在温带、寒温带气候条件下也能良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但在酸性土壤、重盐碱土壤、贫瘠的风沙土壤及通气不良的粘质土壤上也可生长。抗旱性强,据测定,其需水量相当于小麦的41.8-46.8%,相当于玉米的51.4-61.7%,因而是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沙地上的理想旱作饲料作物资源。在耐盐碱性实验中,种子在NaCl溶液0.3-0.5%的浓度下能正常发芽,在土壤含盐量0.1-0.23%的盐荒地、PH值8.5-9.3的草甸碱化土壤上均生长良好,所以也是滨海平原及内陆次生盐渍化地区优良的饲料作物。
  籽粒苋是一种粮、饲、菜和观赏兼用、营养丰富的高产作物。苗期叶片蛋白质含量高达21.8%,赖氨酸0.74%,成熟期叶片蛋白质含量仍可达18.8%。叶片柔软,气味纯正,各种畜禽均喜食。当株高60-80厘米时开始刈割利用,留茬高度为20厘米,每隔20-30天刈割一次,一年可刈割4-5次,年鲜草产量可达5600-10000公斤/亩。可青饲、青贮,也可打浆、发酵煮熟后饲喂畜禽,青贮时,可单贮或与豆科牧草、青刈玉米混合青贮。收种后的秸秆和残叶可用于放牧,也可制成干草粉。
适宜种植区域
  籽粒苋原产于热带的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已广泛传播于其他热带、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东自东海之滨,西至新疆塔城,北自哈尔滨,南抵长江流域,除少数地区如内蒙古的锡盟、青海的海西自治州种子不能成熟外,其他地区均可种植,并且长势良好。
栽培管理技术
  籽粒苋种子细小,需精细整地,以疏松表土,保蓄水分,为播种和出苗整齐创造良好条件。初次播种时最好进行秋季深耕,更翻深度在20-30厘米左右。整地时要施足基肥,翻耕前一般应施入腐熟有机厩肥2000-3000公斤/亩。播种前需要进行机械灭草和镇压,以利于控制播种深度,保证出苗的整齐度,克服缺苗、断垄现象。
  籽粒苋对播种时间要求不严,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北方地区春播在4月上旬到5月下旬,夏播可在6月上中旬,南方3-10月均可播种。播种量0.4-0.5公斤/亩,播种多采用条播,株行距30×1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播种后镇压,地面平均温度达18-24℃时种子即可萌发,在苗高8-10厘米(二叶期)开始间苗,10-15厘米高时(四叶期)定苗,留苗2万株/亩。也可育苗移栽。苗期中耕1-2次,若春旱严重,应适当沟灌保苗,现蕾期灌水一次可增产12%以上。每次刈割后追施化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尿素的追施量为40公斤/亩。
  籽粒苋幼苗期生长速度缓慢,易受其他宿根性杂草抑制,但只要适当管理,幼苗很快分枝,生育中期营养体急剧生长,分枝多,茎叶繁茂。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