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牧草料生产加工机械化技术

1楼
实验场3 发表于:2010/11/28 15:48:00
 
第一节 饲草的主要特性及生产管理
 
牧草拥有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种植、营养价值丰富、更新快等多种特性。牧草品种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豆科类牧草,主要有苜蓿、沙打旺、红豆草、小冠花、白花草木樨、紫云英、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等品种的牧草,另一类为禾本科牧草,主要有黑麦草(或宿根黑麦草、牧场黑麦草)、多花黑麦草、鸭草、苏丹草、象草(也称紫狼尾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类玉米、高梁、披碱草、苇状羊茅、草地早熟禾、羊草、无芒雀麦等品种的牧草。我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区,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土壤类型繁多,对于牧草种植来说,必须根据当地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草食畜禽现状做出适当的选择。
牧草不同于野草,牧草种植要有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牧草的抗逆性较强,管理相对省时、省工、省事,但多数牧草种子较小(如籽粒苋、菊苣、苦买菜、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红三叶、 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对播种的要求较高,如果种植不精细,很难保证苗齐苗壮。因此,牧草的播种要比种粮更为精细,在平田整地、土壤墒情、播种深度上要求更严。种植牧草追求的是提高鲜草量,要获取高产,就必须有相对较好的水肥条件,因此,还应讲究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均衡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结合。在种植季节上,黄淮海地区以秋播为主,北方地区以春播为主,南方地区则适宜搞轮作、间作、套种。在田间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苗期杂草的清除,同时搞好中耕、灌溉、排涝、降渍。牧草收割后,要及时灌水追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由于多数牧草直接用于饲喂畜禽,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 
一、牧草种植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1)日照长度
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并提高结实率。牧草中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有矮柱花草、圭亚那柱花草和大黍等。
长日照植物适于在高纬度的温带地区繁殖牧草的种子。牧草中长日照植物有紫花苜蓿、白三叶、羊草、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等。这类牧草只有通过一定时期的长日照(往往日照时数大于14小时)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否则将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2)辐射量
晴朗多光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产量的提高。牧草发育后辐射量高的地区,生产的潜力较大。如果牧草长期处于低云笼罩的情况下,生产潜力小。辐射有利于光合、开花、授粉、传粉昆虫的活动、抑制病害的发生。禾本科牧草开花如遇阴冷天气,小花处于关闭状态;光照对于异花授粉的豆科牧草尤为重要,这类牧草多靠蜂进行授粉,蜂喜欢在强光、艳日下活动,若阴天下雨蜂停止活动,从而影响授粉结实。紫花苜蓿从开花到收获(6~7月期间)降雨量若超过100mm,产量明显下降,多年生牧草生产地的选择中要尽量避开结实期阴雨连绵的气候地区。
(3)温度
温度对牧草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有影响,包括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开花、花粉萌发、结实、种子成熟等过程。并且每一时期的最适温度和温度效应各不相同。
不同的牧草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只有生长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如多年生黑麦草只有在15~24℃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若温度太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牧草从花序分化至现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呈负相关。红三叶在花序发育期间,温度从12℃提高到20℃,花序形成量增加4~5层,每个花序中的种子数增加68%,产量明显提高。
各种牧草开花、授粉及结实都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提高牧草的产量,温度偏高或偏低都将造成牧草产量的降低。秋季冷凉的气温回妨碍牧草的结实,当气温低于20℃或高于30℃时,对无芒雀麦开花授粉极为不利,影响花粉成熟和散出。紫花苜蓿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2~27℃。苏丹草开花期温度不能低于14℃。我国目前已根据牧草种与品种特性及气候特点将多年生牧草的栽培分为9个区,分别为东北羊草、苜蓿、胡枝子栽培区;内蒙古高原沙打旺、老芒麦、披碱草栽培区;黄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栽培区;长江中下游白三叶、黑麦草、苇状羊茅栽培区;华南宽叶雀稗、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栽培区;西南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苇状羊茅草栽培区;青藏高原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苜蓿栽培区;新疆苜蓿、无芒雀麦、老芒麦栽培区
(4)湿度
适量的降水对牧草发育初期是必要的,但成熟期和收获期要求干燥气候条件。牧草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如降水量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区,必须有灌溉条件才能适合牧草生产。有些牧草授粉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否则降低花粉的萌发率。有些牧草开花需要适中的相对湿度,如紫花苜蓿为53~75%。牧草成熟期过多的降雨量会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大部分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成熟期和收获期要求干燥、晴朗的天气。
2、牧草的土壤条件
牧草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最适宜在地势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碱性壤土生长。但在紧实、粘重、盐碱、过湿和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土壤生长不良。土层深厚疏松有利于牧草根系生长。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牧草的出苗率和整齐度。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清洁地面(除草、灭茬)、松土、肥土混合均匀、平整地面等,为牧草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如果是大面积机械收割,土地更需严格平整。
耕地要掌握土壤墒情,这样才能在耕后耙碎土块,整平地面,使土壤成为细颗粒状,以便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出苗后不被大土块所压,保证出苗整齐。
3、施 肥
施肥对牧草产量增加有利。合理施肥能促进牧草得到迅速的再次生长。高产的牧草在生产上吸取的植物营养物质比谷物如玉米和小麦多,特别是氮、钾、钙更是如此。
氮肥是影响禾本科牧草产量的关键因素,施氮肥可增加禾本科牧草产量。对于温带禾本科牧草秋季施氮肥通常可以增加分蘖数,提高冬季施氮肥不能过量,以防刺激过度的营养生长,除非在秋季或初冬用来放牧。秋季每公顷施20~35公斤氮肥,春季80~140公斤氮肥通常是足够的。施过多的氮肥可能引起植株早期倒伏,而严重减产。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秋季施肥占50%为宜,鸭茅、草地羊茅和猫尾草秋季施肥占33%为宜。为了增加可育分蘖数,温带禾本科牧草春季施氮是必要的,春季施氮可在抽穗之前进行。
一般牧草植株内钾的含量较高,因此对钾的需要量很大,生产1吨牧草干草大约需要10~15公斤钾。钾可以提高牧草对强度收割的抗性和耐寒性,增加根瘤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氮的固定率。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牧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产量。    
在牧草中,磷的含量比钾少,但磷对牧草生产至关重要。一般牧草幼苗对磷的吸收非常迅速,所以磷在牧草幼苗期很重要,通常在播种时条施于种子之下作为种肥。施用磷肥对牧草有以下作用:可以增加叶片和茎枝的数目,从而提高牧草产量;促进根系发育,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磷肥被植物吸收利用率低,通常利用10~30%,所以牧草要获得高产,磷肥的施用量应远远高于牧草的吸收量。普通的过磷酸钙含有效磷为10~15%,钙20%,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一般为50~100公斤/亩。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用,尽量一次施足磷肥,也可酌情追施。
4、牧草的播种
(1) 品种选择
在一个特定地区选择适宜的牧草种和品种栽培,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牧草利用方式、牧草的供饲畜种及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来决定。
 (2)种子处理
种子的纯度不应小于95%,否则须进行播前进行精选;发芽率在90%以上,以保证播后出苗整齐。
选种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将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等除去以获得籽粒饱满,纯净度高的种子。清选方法可清选机选,也可进行人工筛选扬净。在播种前应进行去壳、去芒。去壳可用碾子碾压或碾米机处理;去芒可用去芒机进行。
很多豆科牧草种子,由于种皮具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石细胞,水分不易渗入,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膨胀萌发,必须对硬实的种子处理。主要处理可采用擦破种皮法和变温浸种法。
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很有必要。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盐水淘洗法、药物浸种法和药物拌种法等三种办法。
(3)牧草的播种时期
播种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热条件有力利于牧草种子的迅速萌发及定植,确保苗全苗壮;二是杂草病害较轻,或播种前有充足的时间消除杂草,减轻杂草的侵袭与危害;三是各种牧草的生物学要求。所以,各地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条件(如茬口、土壤墒情、劳力等),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①春播  适于春季气温条件较稳定,水分条件较好,风害小而田间杂草较少的地区。当春季土壤墒情好或采取灌溉措施保证土壤墒情的地方可春播。春季播种的牧草一般可在当年收割。
②夏播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土壤含水量高,牧草播种后出苗快。缺点是杂草和病虫害也多,影响幼苗生长,常常造成大量缺苗,使播种失败。如果播种后遇大雨和暴雨或苗后遇大雨,雨后又经烈日暴晒,使贴在地面的小叶受灼伤而死亡,同样会造成播种失败。
③秋播  主要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秋播正值雨季之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有利于牧草发芽出苗,而且气温逐渐降低,杂草和病虫害减少,一般是牧草播种的最佳时期。
(4)播种方法
牧草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撒播、点播和混播。
①条播
条播可利用播种机播种,也可人工开沟条播。条播时行距因牧草种类和利用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行距为15~30厘米。收草时行距宜小,收种子时行距宜大。对多年生产牧草最好实行条播,实行条播的行距常为15厘米,宽行条播视牧草种类、栽培条件不同,有30、45、60、90、120厘米的行距。紫花苜蓿、白三叶等牧草的播种行距在25~50厘米之间。
②撒播  撒播是在整地后用人工或撒播机把种子撒播于地表,然后用耙盖土。
点播  点播是间隔一定距离,挖穴播种,适于在较陡的山坡地上播种,多用于玉米、叶菜害牧草的播种。
④混播  牧草混播多采用的是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牧草的混播不仅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照,提高产量,改善牧草品质,还可有利于牧草的调制加工和提高土壤肥力。
(5)播种量  牧草的播种量主要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种子的大小、播种时期及播种时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此外,实际播种量还要根据种子净度和种子发芽率来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

种子发芽率为100%时播种量
种子用价%
 
实际播种量(千克/公顷)=
   

种子用价= 种子发芽率(%)× 种子净度(%)
常见牧草播种量见表
主要牧草播种量(千克/公顷)
牧  草
播种量
牧 草
播种量
紫花苜蓿
11.25~15
无芒芒雀
15~18.75
红三叶
9.0~12.0
羊草
37.5~52.5
白三叶
4.5~7.5
披碱草
22.5~30
沙打旺
2.25~3.0
多年生黑麦草
15~18.75
草木樨
15.0~22.5
苏丹草
22.5~37.5
百脉根
7.5~15
苇状羊茅
11.25~18.75
柱花草
1.5~3.0
鸭茅
10.5~15
红豆草
45~60
 
 
(6)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是建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播种深度的主要因素有种子大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等,牧草以浅播为宜。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相比应更浅一些,因豆科牧草大部分属子叶出土类型,出苗顶土比禾本科困难。一般牧草种子在砂质壤土上以2厘米播深为宜,大粒种子以3~4厘米为宜,粘壤土为1.5~2厘米小粒种子播深可更浅,如红三叶播深为1~1.5cm,白三叶播深为1~1.5厘米,早熟禾、剪股颖等牧草的种子播于地表,播后镇压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 
5、田间管理
(1)防除杂草  
牧草幼苗期一般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杂草严重会使牧草建植失败。大量杂草的滋生,导致牧草产量的下降。牧草中的杂草还降低饲草的饲用价值,混有杂草的干草在市场上出售时价格较低,甚至不能出售。所以防除杂草在牧草生产中至关重要。   
中耕除草是牧草田间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目的是在牧草的生育期间消灭杂草,松土保墒,使之正常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质量。清除杂草可人工锄草,在早春返青时进行耙地灭草,每次收割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
(2)灌水与排水
牧草一般主根都很发达,能深入土壤下层吸收水分,因此具有抗旱能力。但牧草需水量都较大,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需水量500~800公斤。灌溉对牧草生长有利,它可以增加牧草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能改善饲草的质量,所以为保证牧草高产、稳产和优质。灌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区或干旱季节最为显著。冬灌在大气干旱地区特别重要,是保证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在幼苗阶段灌水要特别注意,水量过大或含泥沙太多对牧草幼苗有害,因此幼苗阶段的灌水不宜过早。在收割牧草前灌溉,应保证牧草收割时土壤干燥紧实,而不延迟调制干草。
牧草的根系一般都不耐淹,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烂根而大量死亡,特别是天气炎热时土壤水分过多尤为严重。我国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时会有积水,必须及时进行排水。在低洼盐碱地种植苜蓿,建立排灌渠尤为重要。盐分过高,灌水能洗去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夏季雨水过多,也能排出多余水分。
(3)病虫害防治
牧草的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牧草的病虫害防治有药剂或提前收割等方法,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病虫害若大量发生时要早治,防止扩大蔓延。
6、牧草的收割
(1)牧草收割期的确定
牧草在收割时必须考虑到牧草的产量、质量、草地的持久性以及植株的形态发育等因素。牧草的干物质产量从生长(出苗、返青、收割后)到盛花期一直增加,盛花期后由于叶的脱落而使干物质产量下降。牧草叶的营养一般成分大于茎。幼嫩的植株叶量多,营养成分高,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叶的含量相对减少,牧草的质量下降。早割可获得优质饲草,但频繁的收割降低牧草丛的持久性。干草晒制禾本科牧草应在抽穗--初花期收采,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收割。
第一茬牧草的收割一般选择在初花期(植株有10%开花),这对饲草的草量、质量和草丛的持久性都是有利的。如果收割的干草饲喂奶牛和幼龄畜禽,应以现蕾期收割为宜。以后每隔30―35天收割一次,最后一次收割应在9月末进行,留有30―40天的生长时间,有利于越冬和第二年高产。
牧草收割要视天气情况而定,尽量避免收割后雨淋,对牧草干草质量至关重要。
(2)牧草的收割高度
在收割牧草时时首先要确定牧草适宜的收割高度。适宜的收割高度应根据牧草的生物特性和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上繁草收割留茬高度应在4~6厘米,下繁草收割留茬高度应在2~4厘米。栽培不同牧草的留茬高度也不一致,如黑麦草一般为3~4厘米,天然草地一般为3~6厘米。另外根据牧草的生育期不同留茬高度也不同,如从分蘖节、根颈处再生形成的再生牧草,收割留茬高度可低些,内叶腋再生枝形成再生草,收割留茬高度应比闪者稍高。
(3)牧草的收割次数
牧草在一年中收割次数是根据牧草的生产性能、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对牧草的管理水平而定。总的来说当具备良好管理和自然条件时牧草生也比较快时可适当多收割。
 
  第三节  饲草种植机械化
 
种草养畜,已成为我国北方广大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亮点。由于牧草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性强,从播种前的耕整地开始,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播种、植保、收获、运输、深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使用专用的草业机械。下面介绍牧草种植常用的机具和技术要求。
一、牧草的耕、整地机具与技术
耕、整地作业流程
平地―深耕―(或深松)―旋耕(或耙地)―播前镇压。
1、平地作业要求
平地后没有高差大于3cm的沟、坑、土棱,单位面积内(1/15公顷)地表不平度<5cm。
平地机具的选择
⑴大面积地块作业宜选用平地机,平地机前后轮轴间跨度宜大,以减少平地铲对不规则地面的仿形性,可选用机型有SPY―3,PYJ―3000平地机。
中、小地块的平整可选用东方红60、东方红54推土机,也可采用人工平地。
2、深耕(或深松)
深耕(或深松)作业要求
深耕的作业要求:耕深>25cm;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10%;地表植被和残茬覆盖率≥95%,8cm以下覆盖率≥85%;垡片翻转良好,地表平整,松碎均匀,不重耕、不漏耕,地头整齐,耕到地头地边,无回垡和支垡,昼减少闭垄台和开垄沟。耕后达到深、平、碎、净。
深松的作业要求:深松之要适用于前茬为白地的中、轻壤质耕地,松深一般要求在35~60厘米;深松后宜适用重型圆盘耙整地。
机具选择
使用东方红802、东方红1202拖拉机牵引4铧、5铧重型犁或使用60型的拖拉机牵引的二铧深耕犁完成深耕作业。
3、旋耕或耙地
旋耕或耙地作业要求
旋耕作业要求:旋耕宜在深耕后、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2―16厘米。旋耕后要求地表平整,耕层松软。
耙地作业要求:耕地应在深耕(松)后及时进行,也可根据墒情在牧草种植前进行。耙地作业深度10―18厘米。耙后地面平整,碎土良好,无沟垄起伏,无漏耙等。
机具选择
应根据地块大、小,选用大型、小型旋耕机和配套动力;深耕后的根茬地宜选用中、重型缺口圆盘耙。
4、播前镇压
播前镇压可起到二次碎土、平地踏实作用。
镇压作业技术要求
镇压后耕作层密实,压幅街接良好,中间无土棱。
机具选择、墒情要求
耕层土壤含水量大于20%时不宜马上镇压。
耕层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宜采用V型、网环型镇压器镇压。
耕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选用圆筒型镇压器、碌等。
 
二、 牧草的播种机具
1、播种方式
⑴土地平整度高、表墒良好、面积较大的耕地宜采用机械撒播。
⑵机械条播适用于按照耕整地要求处理要过的各种地块。条播行距可控制在15~30厘米之间。
⑶人工撒播适用小地块或采取树草间作方式等。
2、播量
应根据牧草不同品种的需要进行控制播量。播量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排种轮,带转速调节播量的播种机,按具体操作说明调整驱动地轮与排种轮的转动比来调节播量。对于固定传动比的播种机,通过改变排科槽轮的有效长度来调节播量。
3、播深
应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需要控制播深,其机具播深的调节根据具体型号的播咱机的操作说明执行。
4、播后处理
⑴对无镇压装置的播咱机播后应根据土壤墒情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耙地―镇压适用于春季播种,且土壤墒情较差。
镇压―适用于墒情良好的耕地。
耢地―适用于夏季播种,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可根据土壤表墒的变化及种子发芽情况采取隔日镇压的后续措施。
⑵作业机具有
耙具为短齿型钉齿耙。
耢具可重量在5公斤左右,长度略长于播种机的圆木、铁管代替。
耢具可系于播种机后,一次完成播种,耢地作业土壤含水量<15%时宜选用圆筒型镇压器、碌碡等。
土壤含水量15~20%,可选用V型镇压器,不宜采用网环型镇压器。
三、牧草的植保机具
牧草的病虫害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提倡以生物防止为主。
1、对植保机具的农艺要求
⑴保证机具技术状态良好,药箱和各处接头不能有漏水、漏粉现象,同时防止在作业中发生堵塞等故障。
⑵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⑶喷药量和喷药的浓度必须符合规定,以免发生因药量和浓度不够,防治效果不好,或药量和浓度过大产生药害。
⑷喷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⑸喷药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植保机械分类
植保机械按照对农药的施用方法和药剂物理性状的不同,分为喷雾机、喷粉机、喷烟机及超低量喷雾机等。根据驱支力和运载方式的不同,可把喷雾机和喷粉机分为手动的、机动的、拖拉机牵引或悬挂的(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也可由志用的动力驱动力)和飞机配带的等多种形式。
喷雾机按其雾化和喷洒方式的不同分为液力喷雾机、风送式喷雾机(或称弥雾机)和烟雾机等。按其所喷雾滴的大小和喷药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常量喷雾机、弥雾喷粉机、超低量喷雾机等。
3、施药的方法
⑴喷粉:利用高速气流,使药粉通过喷管和喷头喷撒出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水,适宜干旱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但喷撒不均匀,粘附性差,用药量多,一般只有20%左右沉积在目标上,其余都散落在施药区及目标物以外。
⑵喷雾:使药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头、喷枪等喷撒装置形成雾滴喷撒出去。雾滴直径为150~400μm。喷撒均匀,射程较远,受风力影响小,用药量少。但需大量的涉作溶剂,耗用功率大。
⑶弥雾: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吹散出去,与空气撞击,形成细小的雾滴附着在作物上,雾滴直径50~150μm。节水省药,喷撒均匀。
⑷超低量喷雾:使用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高浓度药液,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药液击散为微小的雾滴,随风飘移并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表面上。雾滴直径为70~90μm。粘附性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但施药时受风向、风力影响大。
4、田间操作方法
⑴喷雾机的使用:人工式喷雾机一般采用梭形走法,并按规定的行走速度匀速行驶,以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喷药量。喷雾最好在无或微风天气进行,风速过大不能喷药。风送式喷雾时,应使喷管口与作物有30~40cm的距离,以免风力损伤作物。机动喷雾机(使用较多是与小拖配套的3SS-4.8型喷雾机)按照要求进行安装机组、药箱和喷杆总成;应根据不同品种牧草和不同时期的防治要求,喷雾装置也应作相应的高度调整;喷雾机工作中喷射压力应为0.35~0.45Mpa;作业时要注意风向、风力、风太大时应喷雾作业。
喷粉机的使用:喷粉作业受风速、风向影响很大,风速过大时不能喷粉。为使粘着性能好,喷粉时间应在早、晚有露水时为宜。喷粉时,应先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打开排粉门开始喷粉,停止喷粉时,则应先关闭排粉门,再停发动机,以免造成堵塞。加装的药粉应保持 干燥,并要过筛,防止杂物混入,影响喷粉机正常工作。装药粉时,应把排粉门关闭,防止风机内积粉不能转动。
喷雾器使用:喷雾器类型委多,但构造与工作原理大体相似,下面先介绍一种使用较广泛的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
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良好,适应性较广泛的手动喷雾器,可背负连续作业。适用于防治矮杆作物的病虫害。
喷雾器在使用之前,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适当孔径的喷孔片,并决定垫圈数目。喷孔片孔径大,则流量大,雾点粗,适用于较大的作物;反之,则流量小,雾点细,适用于作物苗期。垫圈数目要根据使用要求决定,在喷孔片下面增加垫圈,则涡流变深,使药液涡流减弱,离心力小,雾化锥角变小,射程变远,使雾点变粗。调整好后用清水试喷,检查是否漏水,喷雾是否正常。
6、安全技术
喷药人员应戴口罩、手套、风镜,并穿好鞋袜。作业前就认真把喷雾机和喷粉机检修好,使其达到良好技术状态,应尽量避免在作业过程中检查和排除故障;应经常检查喷雾机压力表正确性。不能在道路上和放牧地上加添药液和药粉,喷粉2~3周内,严禁在防治地区放牧;作业中禁止吃东西、喝水,作业后必须用肥皂洗净手和脸。
超低量喷雾机不能喷剧毒农药,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四、牧草的收割机械
 
(一)割草机的要求
割草机型繁多,结构不同,但总体的要求是
1、割幅要适合,拖拉机行走或割草机地轮在作业过程中不压草。
2、传动部件要有防护措施,以防堵塞或缠绕。
3、对地形适应性好、收割茬高度宜调整。
4、操作方便,安全装置齐全,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二)割草机种类
割草机根据动力可划分为畜力割草机和动力割草机。动力割草又可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和自走式三种。根据收割器又可分为以下多种割草机。

割草机
往复式
旋转式
护刃器割草机
双动力刀割草机
上动刀割草机
下动刀割草机
 
护舌护刃器
无护舌护刃器
 
高割型割草机
中割型割草机
 
低割型割草机
 
水平旋转割草机
垂直旋转割草机
转镰式割草机
圆盘式割草机
卧式滚筒割草机
甩刀式割草机
上传动圆盘割草机
下传动圆盘割草机
 

 
往复式与圆盘式割草机
机型
国别
型式
割幅(米)
速度(千米/小时)
生产率(公顷/小时)
驱动动力(千瓦)
9G-2.1
中国
牵引往复
2.1
5.5
0.8
3.68
9GX-2.1
中国
悬挂往复
2.1
5.5
0.86
2.94
350
美国
悬挂往复
2.74
8-10
2.00
2.28
SM-4
德国
圆盘式
1.7
10-12
1.33
8.31.
 
二、青饲料收获机械
(一)青饲料收获机主要种类
1、滚筒式青饲料收获机
收获牧草被捡拾起后,由横向搅龙输送到喂入口,喂入口与上下喂入辊接触,通过中间导辊进入挤压辊之间,被滚筒上的切刀切碎,经过抛送装置,将青饲料输送到运输车上。
2、刀盘式青饲料收获机
该机基本上同滚筒式青饲料收获机,只是在切碎部分不同。
3、甩刀式青饲料收获机
4、风机式青饲料收获机
主要区别在于装切刀的叶轮代替切刀的刀盘。叶轮上切刀专用于切碎,风叶产生抛送气流。
 
第四节 牧草的干草加工机械化技术
我国农区饲养着大量的草食畜禽,夏、秋季一般农作物茎叶、树叶和野生杂草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源源不断地向草食畜禽提供青绿饲料。而到了冬春季节,农作物收割、野生杂草停止生长,畜牧生产便进入一年一度的枯草季节,饲草供应不均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除利用农作物秸秆和适度淘汰商品畜禽以外,在夏、秋牧草盛期,将牧草收割后,通过加工、调制、贮藏,无疑是解决阴雨天和冬春草缺的主要途径。目前牧草加工业(或产业化)在我国属于新技术产业,该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发展牧草干草加工,并使之产业化,应当充分的借鉴引进和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牧草收获及牧草产品加工技术,发展牧草的机械化加工。
一、牧草的主要干燥方法
1、地面干燥方法 是被广泛应用的晒制干草的方法。牧草收割后,就地晾晒5-6小时,使之凋萎,用搂草机搂成松散的双行草垄,再干燥6-7小时,含水量为35%-40%,用集草器集成小堆或打捆机打成草捆。集成小堆的草视情况干燥1-2天,可晒成含水量15%-18%的干草。
2、草架干燥方法 栽培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植株高大,含水量高,不易地面干燥,采用草架干燥。用草架干燥,可先在地面干燥4-10小时,含水量降至到40%-50%时,然后,自下而上逐渐堆放。草架干燥方法,虽然要花费一定经费,建造草架,蔻力也要多用一些,但能减少雨 淋的损失、通风好、干燥快而简易,能获得较好的青干草,营养损失也少,特别在湿润地区,适宜推广应用这种方法。
3、使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用化学制剂加速豆科牧草的干燥速度,应用较多的有:碳酸钾、碳酸钾加长链脂肪酸的混合液、碳酸氢钠等。其原理是这些化学物质能破坏植物体表面的蜡质层结构,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加快牧草干燥速度,减少豆科牧草叶面脱落,从而减少了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的损失,但成本要增加一些。适宜在大型草场进行。
二、牧草含水量的掌握
除用仪器测定外,在生产中常用感观法测定牧草的含水量。
1、含水量在50%以下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晾晒后,茎叶由鲜绿变成深绿色,叶片郑成筒状,茎保持新鲜,取一束草用力拧挤,成绳状,不出水,此时含水量为40%-50%。
豆科牧草:叶片郑缩呈深绿色,叶柄易断,茎下部叶片易脱落,茎的表皮能用手指甲刮下,这时的含水量为50%左右。
2、含水量在25%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用手揉搓时,不发生沙沙响声,拧成草绳,不易折断;豆科牧草用手摇草束,叶片沙沙响声,拧成草绳,不易折断;豆科牧草用手摇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脱落。
3、含水量在18%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揉搓草束发出沙沙声,叶郑曲,茎不易折断;豆科牧草叶、嫩枝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手指甲刮下表皮。
4、含水量15%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用手揉搓发出沙沙声,茎秆易断,拧不成草辫;豆科牧草叶片大部分脱落,茎秆易断,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三、牧草的干草调制机械 
牧干草田间的基本调制方法是成条干燥和摊撒干燥。主要作业内容为摊行、翻草、搂条、翻条、摊条、并条等。当饲草水分低于35%时,不宜地面摊晒,以减少破碎失落损失。湿度较大的禾本科牧草,宜于地面摊晒,而豆科牧草宜成条摊晒。摊晒最高湿度饲料草的机具,应有压扁或弯折部件。搂草机具要求搂集干净,漏搂率低。草条连续,强度均匀,便于捡拾。草条蓬松,便于干燥。机具调节适当,饲草受泥土污染轻,含杂物少。
干草调制机械按动力来源划分为:人力、畜力、动力三种。按作业项目分为:反贪晒机械和搂草机械。摊晒机械中又分为:摊行机、翻草机、摊条机。搂草机又分为:横向搂草机和侧向搂草机。
四、捡拾压捆机械
随着市场经济和规模饲养业的发展,干草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运输和贮存都需要加工打捆。所以,近年来干草捡拾压捆机械发展很快,机型繁多,作业性能也有很在差异,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捡拾草条干净,遗漏率低;草捆加密适宜,不发生霉度;草捆成层压缩,开捆后易散开;捆结可靠,装卸和运输中不散捆。第五,作业经济指标良好。
1、草捆的有关参数
各种捡拾压捆机由于成捆原理、构造、主要工作部件等的不同,因而压成草捆的形状、密度、大小等都不一样。草捆的有关参数对采用什么装载运输机械、贮存设备和饲喂机械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机具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整个收获工艺的经济性。
各种草捆的主要参数
 
 
小方草捆
大草捆
压缩程度
一般压缩
高压
一般压缩
一般压缩
高压
密度
80-130
最大200
80-120
50-100
125-175
形状
方形
方形
圆柱形
方形
方形
最大截面(厘米)
42.5*55
42.5*55
直径150-180
150*150
118*127
长度(厘米)
50-120
50-120
120-168
210-240
250
重量(千克)
8-25
最大50
300-500
300-500
500-600
 
2、捡拾压捆机的分类
草捆密度每立方米50-80千克为低压型,在80千克以上为高压型。
1 摆动活塞式捡拾压捆机  此机也称摆锤式捡拾压捆机。适合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直接打成草捆装车或抛放田间。草捆长度60-120厘米,1-2道捆绳,草捆接近正方形。该机制成的草捆密度较低,震动和噪音较大,故目前使用较少。
2)往复活塞式捡拾压捆机 该机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一种结构完善、性能可靠的压捆机具。9KJ-147捡拾压捆机属于小型机具,实际生产率为5-7吨/小时,工作速度5千米/小时,功率消耗约11.76千瓦,与14.7-18.4千瓦的拖拉机配套使用。打成的草捆重量不20超过千克,即可机械化处理,也可人工搬运。它适用于饲草收获,也可与割晒机、联合收割机配套作业,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压捆机具。
3)圆捆机 国内外市场上觉的圆捆机有5种类型,其中有3种是由外向内成捆, 草捆内松外紧,易于风干,另外两种均属地面成捆机具。
3、捡拾压捆机对不同收获物的适应性
各种捡拾压捆机具有由于结构原理,成捆过程等各不相同,对不同收获物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
捡拾压捆机对收获物的适应性
收获物
适应情况
机具型式
稻麦
 
秸秆
风干牧草(湿度
22%)
二茬草(湿度22%)
禾本科牧草(湿度50%-60%)
玉米秸(湿度50%-60%)
青草
块根作物茎叶
小方捆往复式
短皮带卷捆机
钢辊式卷捆机
长皮带卷捆机
链杆式卷捆机
地面成捆式
大方捆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勉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一般
一般
勉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勉强
一般
一般
良好
勉强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一般
不适用
不适用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五、青干草的贮藏
干燥适度的青干草,应该及时进行合理的贮藏。能否安全合理地贮藏,是影响青干草质量的又一管重要环节。已经干燥而未及时贮藏或贮藏方法不当,都会降低干草的价值,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事故。
青干草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方法、设备条件不同,营养物质的损失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散干草露天堆藏,营养损失常达20%-40%,胡萝卜素损失高达50%以上。即使正确堆垛,由于受自然降水等外界条件的影响,经9个月的贮藏后,垛顶、垛周围及垛底的变质或霉烂的草层厚度常达3%-5%,胡萝卜素损失为20%-30%。高密度的草捆贮藏,营养物质损失一般在1%左右,胡萝卜素损失为10%-20%。
1、散干草的堆藏
当青干草的水分降到15%-18%时即可进行堆藏。但若采用常鼓风干燥,牧草水分达到50%以下,可堆藏于草棚或草库内,进行吹风干燥。
露天堆藏
散干草堆垛的形式有长方形、圆形等。此法虽经济简便,但易遭雨淋、日晒、风吹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使青干草褪色,不仅损失养分,还可能霉烂变质。因此,堆垛时应尽量压紧,加大密度,缩小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垛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损失。
垛址应注意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堆草垛时应遵守下列规则:
(1)压紧 堆垛时中间必须尽力踏实,四周边缘要整齐,中央比四周高。
(2)堆垛 含水量较高的青干草,应当堆在草垛的上部,过湿或成团的干草应挑出。
(3)收顶 湿润地区应从草垛高度的1/2处开始,干旱地区从2/3处开始。从垛底到收顶应逐渐放宽约1米左右(每侧加宽0.5米)。
(4)连续作业 一个草不能拖延或中断几天,最好当天完成。
草棚堆藏
气候湿润或交好的牧场应建造简单的干草棚,可大大减少青干草的营养损失。例如,苜蓿干草分别在露天和草藐内贮藏,8个月后,干物质损失分别为25%和10%。草棚贮藏干草时,应使棚顶与干草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通风散热。
2、压捆青干草的贮藏
散干草体积大,贮运不方便,为了便于贮运,使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并保持干草的优良品质,生产中常把青干草压缩成长方形或圆形的草捆,然后贮藏。
压捆干草的优点
(1)草捆密度大,运输贮藏经济 经压缩打捆的干草一般可节省劳力1/2,而且在积草装卸过程中,叶片、嫩枝及细碎部分也不会损失。
(2)减少外界条件的汪良影响 高密度草捆可缩小与日光、空气、风、雨等外界条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营养物质,特别是胡萝卜素的损失,且不易发生火灾。
(3)在青干草含水量较高时,即可打捆堆垛,从而缩短了晾晒时间 但是,垛蹭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一般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在25%以下,豆科牧草在20%以下即可打捆贮藏。
(4)减少饲喂的损失,压捆干草便于自由采食,并能提高采食量。
(5)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捆草机械
目前国内外捆草机的种类、型号较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捡拾捆草机 在田间捡拾干草条,压制成高密度方草捆。我国东北地区应用较广泛 。
(2)固定式高密度捆草机 固定作业,人工从喂入口喂草,将牧草或作物秸秆压制成高密度草捆。如内蒙古农机局等单位研制的9KG-350型高密度捆草机,生产率为1.5吨/小时,草捆350千克/米3,草捆尺寸为360毫米×46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
压捆干草堆垛
草捆垛的大小,一般长20米,宽5-6米,高18-20层干草捆,每层布设25-30厘米3的通风道,其数目根据青干草含水量与草捆垛的大小而定。
 
第五节 牧草的加工成型技术
草粉、草块、草颗粒也称草产品。草产品在国外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系统,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产品,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由优质干草制成草粉,由草粉压制草块、草颗粒,也有将优质鲜牧草收割后,经人工快速干燥,粉碎制成草块、草颗粒,或将鲜草直接压成草块、草颗粒,再人工烘干,这种草产品质量干燥的草产品,总的营养物质损失仅2%-3%,胡萝卜素的损失也在1%以下,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生产方式。
草产品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美国每年用于配合饲料的草粉达200万-300万吨,日本每年需用220吨,中国每年需要草产品在1000万吨以上,东南亚、韩国的需求也在增加。
我国草产品生产还刚刚开始,在配合饲料中,草粉占的比例很小。有的饲料加工厂需要优质草粉,但受生产条件限制,特别是烘干设备、原料的运输,还不可能很好衔接。但我国饲草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牧草很多,很适宜加工制成草粉、草块。目前,东北以及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已建立了饲草生产基地,并建立了草粉加工厂,随着草业的产业化发展,草产品生产必将快速发展起来。
 目前开发的牧草产品有

    

 

牧草草粉产品
苜蓿草颗粒产品

高温快速烘干草捆

 
 

牧草压块产品
高温快速烘干草捆

 草产品的类型和调制
一、草粉生产 
草粉多是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红豆草等,在牧草蛋白质最高,产量也最好的时期收割。收割后,最好用人工的干燥方法。
快速人工干燥是将切碎的牧草,放入烘干机中,通过高温空气,使牧草迅速脱水,时间依机械型号而异,从几小时到几十分钟,使牧草的含水量由80%迅速降到15%以下。烘干机有气流管道式和气流滚筒式两种类型。
二、草块与草颗粒生产 
为了饲喂方便,减少草粉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也便于贮藏,生产中常把草粉压制成草块、草颗粒,在压制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抗氧化剂,使草块、草颗粒更耐贮藏,营养损失更少。
三、干草压块
属固定作业式压块机。用内蒙古农牧学院等研制的9KU-650型干草压块机和和河北省石家庄市金达机械厂研制的9DJ-1500型成套牧草压块设备,将干草切成长3-5厘米,送入输送机,由输送搅龙搅拌,送入喂入装置,将物料连续、均匀输入主机压块室内,经内磨擦力及压力作用,将划粉压成方形草棒或草块,再由安装在机壳上的切刀切成适当长度的草块。
草块规格为30×30×40毫米,密度为0.6-1.0克/厘米3,1小时加工豆科牧草1-1.5吨;禾本科牧草0.5-1.0吨。
还有以新鲜牧草为原料,与有关机具配套作业的移动式烘干压饼机。它是由高温干燥机、压饼机、发动机、热发生器和燃料箱组成。
该机作业的流程是:先将草切成2-5厘米的碎段,输入到干燥筒,烘干到水分由75%-85%降到12%-15%,再进入压饼机,压成55-65毫米,厚约10米的草块。在作业时,还可根据饲料的需要加入尿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添加剂。
四、饲料砖
把用于牛、羊补充蛋白质饲料、矿物质,放入草粉中,加入适量的玉米粉,压制成砖块状,供牛、羊舔食。可以对牛、羊的冬季、早春饲料不足时补充营养用,可促进牲畜的生长发育,对母畜产仔泌乳都有好处。
生产上应用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畜种灵活掌握,常用的有:
1.尿素盐砖 以尿素、矿物元素、精料、食盐、粘合剂(糖密渣),及维生素为主,混入草粉中压制而成。
2.盐砖 以盐为主,加入玉米粉、尿素、微量元素混入草粉中制成。
草产品调制机械
一、粉碎机
粉碎机在农牧业生产上和铡草机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粉碎机型号、功率的种类繁多。
饲料粉碎主要有击碎、磨碎、压碎、锯切碎四种。击碎适用于硬而脆的谷物饲料,锯切碎适用于大块的脆性饲料,压碎和磨碎适用于韧性饲料。
目前各地生产的粉碎机,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觉的有锤片式、劲锤式、爪式、和对辊式四种。粉碎秸杆饲料适用锤片式粉碎机,对辊式粉碎机是由一对上转方向相反、转速不等的带有刀盘的齿辊进行粉碎,主要用于粉碎饼粕饲料。
(一)锤片式粉碎机
利用高速旋转的锤片击碎饲料。按其结构,可分为切向进料式和轴向进料式。前者是由喂料部分、粉碎室和集料三部分构成。喂料部分包括喂料斗和挡板;粉碎室包括转盘、锤片、齿板和筛片等部件;集料部分包括风机、输料管和集粉筒等。锤片式粉碎机的特点是生产率高,适应性广、粉碎粒度好,既能粉碎谷物精饲料,又能粉碎青、粗和秸秆饲料,但动力消耗较大。
(二)劲锤式粉碎机
其结构与锤片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锤片不是连接在转盘上,而是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因此,它的粉碎能力较强。
(三)爪式粉碎机
是利用固定在转子上的齿爪将饲料击碎。这种粉碎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含纤维较少的精饲料。该机是由进料,粉碎及出料三部分构成。进料部分包括喂料斗、喂料斗、进料控制插门流入粉碎室,受到齿爪的打击,碰撞、剪切、搓擦等作用,将饲料逐渐碎成细粉。同时由于高速旋转的动齿盘形成气流,使细粉通过筛圈吹出。
(四)影响粉碎机作业效率的因素
1.被粉碎饲料的种类 粉碎饲料的种类不同,作业效率也不同,一般谷物饲料偏高面 饲料较低。例如:筛也直径主1.2毫米,在饲料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不同饲料的度电产量(千克/千瓦。小时)为:玉米、高梁45-60,谷壳17-22,甘薯藤12-16,玉米秸8-12,高粱秸7-12,豆秸6-10。
2.饲料含水率 饲料含水率愈高,粉碎的生产率和度电产量愈低。一般要求粉碎时饲料含水率为15%。
3.主轴的转速 每一型号的粉碎机,粉碎某一类饲料时,都有适宜的转速。在此转速作业耗电少,生产率高。如锤片粉碎机的线速度为70-90米/秒。
4.喂入量要适当 喂量过大易造成堵塞;喂量过小,动力不能充分发挥,效率低。所以,喂量一定要均匀、适当、不间断。
二、压粒机
干草经粉碎后,添加精料和其它营养成分,配合成全价饲料,经压料机制成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完全、适口性好、牲畜采食量大、采食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其整套设备包括:压粒机、蒸汽锅炉、油脂和糖蜜添加装置、冷却装置、碎粒去除和筛粉装置等。压粒机有两种:平模压粒机和环模压粒机.
(一)平模压粒机
它是由螺旋送料器、变速箱、搅拌器和压粒器等组成。螺旋送料器主要用表控制喂料量,其转速可调。搅拌器位于送料器下方,在其侧壁上开有小孔,以便把蒸汽导入,使粉装饲料加热、熟化,然后送入压粒器。压粒器内装有2-4个压辊和一个多孔平面板。工作时平模板以210转/分的速度旋转。熟化后饲料落入压粒器内,即被匀料乔板铺平在平模板上,因受压辊的挤压作用,穿过模板上贺孔,形成圆柱形,再被平板下面的切刀切成10-20毫米的颗粒。平模板孔径有4.6.8毫米向种规格,压辊直径为160-180毫米。
(二)环模压粒机
环模压粒机是应用最广的机型,它是由螺旋送料器、搅拌器和传动机构等组成。螺旋推进器用于控制进入压粒机的粉料量,其供料数量应能随压粒负荷进行调节,一般多采用无级变速,调节范围为0-150转/分。搅拌室的侧壁开有蒸汽导入孔,粉料进到搅拌室后,与高压过饱和蒸汽相混合,有时还加入一些油脂和糖蜜或其他添加剂。搅拌完的饲料进入压粒器内。压粒器由环模和压辊组成。作业时环模转动,带动压辊旋转,于是压辊不断将粉料抗日入环模的模孔中,压实成圆柱形,从孔内挤出后随环模旋转,与切刀相遇后被切成颗粒。孔径大小是根据饲喂牲畜的需要而定。
三、压块设备
干草经过粉碎,添加精料及其他矿物元素,然后压制成草块,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采食量和消化率。草块密度增加,便于贮存、运输和进入市场流通。
压块机压制出的颗粒要制料机大,一般为25毫米×25毫米或30毫米×30毫米的方形草块,以及直径8-30毫米的圆柱草块。草块密度为0.6-1.0克/厘米3,生产率为300-600千克/小时,配套37千瓦。成套设备装机容量为62.5千瓦。
压块设备的工艺流程为:秸秆、干草等饲料喂入粉碎机,粉碎到适当的粒度,则由筛孔大小来控制。粉碎后的物料风送至沙克龙,经沙克龙集料至缓冲仓,缓冲仓内物料由螺旋输送机排至定量输送机。由定量输送机、化学剂添加装置和精料添加装置完成配料作业,主料由定量输送机输送。精料由精料装置输送,二者间的配比调节,是在机器开动后同时接取各自的输送物料,使其重量达到配方要求而完成。配合后的物料进入连续混合机,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和蒸汽,混合均匀后进入压块机压成草块,再通过倾斜输送机将草块提升到卧式冷却器内,冷却后进行包装。
四、田间烘干压块成套设备
田间烘干压块成套设备包括割草、捡拾装载、运输和烘干压块机等,以烘干草块机为主要机具。这种成套机械可烘干压制不经调制的青草为高能草块。
田间烘干压块的主要优点是:能使草的养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获得高质量的草块。在田间自然干燥调制干草的过程中,养分损失一般为35%-40%,而田间烘干压块不需要进行干草调制,因而避免了气候条件对收获作业的影响,而且对草的品种和含水量都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而地区适应性广,特别适于饲草含水率高、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虽然有上述许多优点,但烘干压块燃料费用较高,推广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田间烘干压块机适应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主要由料仓、烘干系统、压块机、草块冷却运输装置等部分构成。配套机具为拖拉机。、割草机和带捡拾切碎器的装载车组成的供草机组,草块拖车和油罐小车等。其作业半径为2千米,当2千米半径的牧草收完后,即转移地段。
第一节 饲草的主要特性及生产管理
 
牧草拥有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易种植、营养价值丰富、更新快等多种特性。牧草品种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豆科类牧草,主要有苜蓿、沙打旺、红豆草、小冠花、白花草木樨、紫云英、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等品种的牧草,另一类为禾本科牧草,主要有黑麦草(或宿根黑麦草、牧场黑麦草)、多花黑麦草、鸭草、苏丹草、象草(也称紫狼尾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类玉米、高梁、披碱草、苇状羊茅、草地早熟禾、羊草、无芒雀麦等品种的牧草。我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区,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土壤类型繁多,对于牧草种植来说,必须根据当地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草食畜禽现状做出适当的选择。
牧草不同于野草,牧草种植要有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牧草的抗逆性较强,管理相对省时、省工、省事,但多数牧草种子较小(如籽粒苋、菊苣、苦买菜、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红三叶、 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对播种的要求较高,如果种植不精细,很难保证苗齐苗壮。因此,牧草的播种要比种粮更为精细,在平田整地、土壤墒情、播种深度上要求更严。种植牧草追求的是提高鲜草量,要获取高产,就必须有相对较好的水肥条件,因此,还应讲究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均衡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结合。在种植季节上,黄淮海地区以秋播为主,北方地区以春播为主,南方地区则适宜搞轮作、间作、套种。在田间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苗期杂草的清除,同时搞好中耕、灌溉、排涝、降渍。牧草收割后,要及时灌水追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由于多数牧草直接用于饲喂畜禽,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 
一、牧草种植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1)日照长度
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并提高结实率。牧草中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有矮柱花草、圭亚那柱花草和大黍等。
长日照植物适于在高纬度的温带地区繁殖牧草的种子。牧草中长日照植物有紫花苜蓿、白三叶、羊草、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等。这类牧草只有通过一定时期的长日照(往往日照时数大于14小时)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否则将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2)辐射量
晴朗多光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产量的提高。牧草发育后辐射量高的地区,生产的潜力较大。如果牧草长期处于低云笼罩的情况下,生产潜力小。辐射有利于光合、开花、授粉、传粉昆虫的活动、抑制病害的发生。禾本科牧草开花如遇阴冷天气,小花处于关闭状态;光照对于异花授粉的豆科牧草尤为重要,这类牧草多靠蜂进行授粉,蜂喜欢在强光、艳日下活动,若阴天下雨蜂停止活动,从而影响授粉结实。紫花苜蓿从开花到收获(6~7月期间)降雨量若超过100mm,产量明显下降,多年生牧草生产地的选择中要尽量避开结实期阴雨连绵的气候地区。
(3)温度
温度对牧草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都有影响,包括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开花、花粉萌发、结实、种子成熟等过程。并且每一时期的最适温度和温度效应各不相同。
不同的牧草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只有生长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如多年生黑麦草只有在15~24℃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若温度太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牧草从花序分化至现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呈负相关。红三叶在花序发育期间,温度从12℃提高到20℃,花序形成量增加4~5层,每个花序中的种子数增加68%,产量明显提高。
各种牧草开花、授粉及结实都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提高牧草的产量,温度偏高或偏低都将造成牧草产量的降低。秋季冷凉的气温回妨碍牧草的结实,当气温低于20℃或高于30℃时,对无芒雀麦开花授粉极为不利,影响花粉成熟和散出。紫花苜蓿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2~27℃。苏丹草开花期温度不能低于14℃。我国目前已根据牧草种与品种特性及气候特点将多年生牧草的栽培分为9个区,分别为东北羊草、苜蓿、胡枝子栽培区;内蒙古高原沙打旺、老芒麦、披碱草栽培区;黄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栽培区;长江中下游白三叶、黑麦草、苇状羊茅栽培区;华南宽叶雀稗、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栽培区;西南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苇状羊茅草栽培区;青藏高原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苜蓿栽培区;新疆苜蓿、无芒雀麦、老芒麦栽培区
(4)湿度
适量的降水对牧草发育初期是必要的,但成熟期和收获期要求干燥气候条件。牧草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如降水量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区,必须有灌溉条件才能适合牧草生产。有些牧草授粉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否则降低花粉的萌发率。有些牧草开花需要适中的相对湿度,如紫花苜蓿为53~75%。牧草成熟期过多的降雨量会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大部分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种子成熟期和收获期要求干燥、晴朗的天气。
2、牧草的土壤条件
牧草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最适宜在地势高、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碱性壤土生长。但在紧实、粘重、盐碱、过湿和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土壤生长不良。土层深厚疏松有利于牧草根系生长。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牧草的出苗率和整齐度。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清洁地面(除草、灭茬)、松土、肥土混合均匀、平整地面等,为牧草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如果是大面积机械收割,土地更需严格平整。
耕地要掌握土壤墒情,这样才能在耕后耙碎土块,整平地面,使土壤成为细颗粒状,以便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出苗后不被大土块所压,保证出苗整齐。
3、施 肥
施肥对牧草产量增加有利。合理施肥能促进牧草得到迅速的再次生长。高产的牧草在生产上吸取的植物营养物质比谷物如玉米和小麦多,特别是氮、钾、钙更是如此。
氮肥是影响禾本科牧草产量的关键因素,施氮肥可增加禾本科牧草产量。对于温带禾本科牧草秋季施氮肥通常可以增加分蘖数,提高冬季施氮肥不能过量,以防刺激过度的营养生长,除非在秋季或初冬用来放牧。秋季每公顷施20~35公斤氮肥,春季80~140公斤氮肥通常是足够的。施过多的氮肥可能引起植株早期倒伏,而严重减产。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秋季施肥占50%为宜,鸭茅、草地羊茅和猫尾草秋季施肥占33%为宜。为了增加可育分蘖数,温带禾本科牧草春季施氮是必要的,春季施氮可在抽穗之前进行。
一般牧草植株内钾的含量较高,因此对钾的需要量很大,生产1吨牧草干草大约需要10~15公斤钾。钾可以提高牧草对强度收割的抗性和耐寒性,增加根瘤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氮的固定率。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牧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产量。    
在牧草中,磷的含量比钾少,但磷对牧草生产至关重要。一般牧草幼苗对磷的吸收非常迅速,所以磷在牧草幼苗期很重要,通常在播种时条施于种子之下作为种肥。施用磷肥对牧草有以下作用:可以增加叶片和茎枝的数目,从而提高牧草产量;促进根系发育,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磷肥被植物吸收利用率低,通常利用10~30%,所以牧草要获得高产,磷肥的施用量应远远高于牧草的吸收量。普通的过磷酸钙含有效磷为10~15%,钙20%,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一般为50~100公斤/亩。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用,尽量一次施足磷肥,也可酌情追施。
4、牧草的播种
(1) 品种选择
在一个特定地区选择适宜的牧草种和品种栽培,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牧草利用方式、牧草的供饲畜种及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来决定。
 (2)种子处理
种子的纯度不应小于95%,否则须进行播前进行精选;发芽率在90%以上,以保证播后出苗整齐。
选种的目的是清除杂质,将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等除去以获得籽粒饱满,纯净度高的种子。清选方法可清选机选,也可进行人工筛选扬净。在播种前应进行去壳、去芒。去壳可用碾子碾压或碾米机处理;去芒可用去芒机进行。
很多豆科牧草种子,由于种皮具有一层排列紧密的长柱状石细胞,水分不易渗入,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膨胀萌发,必须对硬实的种子处理。主要处理可采用擦破种皮法和变温浸种法。
种子消毒是预防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很有必要。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盐水淘洗法、药物浸种法和药物拌种法等三种办法。
(3)牧草的播种时期
播种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热条件有力利于牧草种子的迅速萌发及定植,确保苗全苗壮;二是杂草病害较轻,或播种前有充足的时间消除杂草,减轻杂草的侵袭与危害;三是各种牧草的生物学要求。所以,各地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条件(如茬口、土壤墒情、劳力等),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①春播  适于春季气温条件较稳定,水分条件较好,风害小而田间杂草较少的地区。当春季土壤墒情好或采取灌溉措施保证土壤墒情的地方可春播。春季播种的牧草一般可在当年收割。
②夏播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土壤含水量高,牧草播种后出苗快。缺点是杂草和病虫害也多,影响幼苗生长,常常造成大量缺苗,使播种失败。如果播种后遇大雨和暴雨或苗后遇大雨,雨后又经烈日暴晒,使贴在地面的小叶受灼伤而死亡,同样会造成播种失败。
③秋播  主要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秋播正值雨季之后,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有利于牧草发芽出苗,而且气温逐渐降低,杂草和病虫害减少,一般是牧草播种的最佳时期。
(4)播种方法
牧草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撒播、点播和混播。
①条播
条播可利用播种机播种,也可人工开沟条播。条播时行距因牧草种类和利用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行距为15~30厘米。收草时行距宜小,收种子时行距宜大。对多年生产牧草最好实行条播,实行条播的行距常为15厘米,宽行条播视牧草种类、栽培条件不同,有30、45、60、90、120厘米的行距。紫花苜蓿、白三叶等牧草的播种行距在25~50厘米之间。
②撒播  撒播是在整地后用人工或撒播机把种子撒播于地表,然后用耙盖土。
点播  点播是间隔一定距离,挖穴播种,适于在较陡的山坡地上播种,多用于玉米、叶菜害牧草的播种。
④混播  牧草混播多采用的是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牧草的混播不仅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照,提高产量,改善牧草品质,还可有利于牧草的调制加工和提高土壤肥力。
(5)播种量  牧草的播种量主要根据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种子的大小、播种时期及播种时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此外,实际播种量还要根据种子净度和种子发芽率来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

种子发芽率为100%时播种量
种子用价%
 
实际播种量(千克/公顷)=
   

种子用价= 种子发芽率(%)× 种子净度(%)
常见牧草播种量见表
主要牧草播种量(千克/公顷)
牧  草
播种量
牧 草
播种量
紫花苜蓿
11.25~15
无芒芒雀
15~18.75
红三叶
9.0~12.0
羊草
37.5~52.5
白三叶
4.5~7.5
披碱草
22.5~30
沙打旺
2.25~3.0
多年生黑麦草
15~18.75
草木樨
15.0~22.5
苏丹草
22.5~37.5
百脉根
7.5~15
苇状羊茅
11.25~18.75
柱花草
1.5~3.0
鸭茅
10.5~15
红豆草
45~60
 
 
(6)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是建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播种深度的主要因素有种子大小,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等,牧草以浅播为宜。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相比应更浅一些,因豆科牧草大部分属子叶出土类型,出苗顶土比禾本科困难。一般牧草种子在砂质壤土上以2厘米播深为宜,大粒种子以3~4厘米为宜,粘壤土为1.5~2厘米小粒种子播深可更浅,如红三叶播深为1~1.5cm,白三叶播深为1~1.5厘米,早熟禾、剪股颖等牧草的种子播于地表,播后镇压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 
5、田间管理
(1)防除杂草  
牧草幼苗期一般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杂草严重会使牧草建植失败。大量杂草的滋生,导致牧草产量的下降。牧草中的杂草还降低饲草的饲用价值,混有杂草的干草在市场上出售时价格较低,甚至不能出售。所以防除杂草在牧草生产中至关重要。   
中耕除草是牧草田间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目的是在牧草的生育期间消灭杂草,松土保墒,使之正常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质量。清除杂草可人工锄草,在早春返青时进行耙地灭草,每次收割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
(2)灌水与排水
牧草一般主根都很发达,能深入土壤下层吸收水分,因此具有抗旱能力。但牧草需水量都较大,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需水量500~800公斤。灌溉对牧草生长有利,它可以增加牧草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能改善饲草的质量,所以为保证牧草高产、稳产和优质。灌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区或干旱季节最为显著。冬灌在大气干旱地区特别重要,是保证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在幼苗阶段灌水要特别注意,水量过大或含泥沙太多对牧草幼苗有害,因此幼苗阶段的灌水不宜过早。在收割牧草前灌溉,应保证牧草收割时土壤干燥紧实,而不延迟调制干草。
牧草的根系一般都不耐淹,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烂根而大量死亡,特别是天气炎热时土壤水分过多尤为严重。我国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时会有积水,必须及时进行排水。在低洼盐碱地种植苜蓿,建立排灌渠尤为重要。盐分过高,灌水能洗去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夏季雨水过多,也能排出多余水分。
(3)病虫害防治
牧草的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牧草的病虫害防治有药剂或提前收割等方法,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病虫害若大量发生时要早治,防止扩大蔓延。
6、牧草的收割
(1)牧草收割期的确定
牧草在收割时必须考虑到牧草的产量、质量、草地的持久性以及植株的形态发育等因素。牧草的干物质产量从生长(出苗、返青、收割后)到盛花期一直增加,盛花期后由于叶的脱落而使干物质产量下降。牧草叶的营养一般成分大于茎。幼嫩的植株叶量多,营养成分高,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叶的含量相对减少,牧草的质量下降。早割可获得优质饲草,但频繁的收割降低牧草丛的持久性。干草晒制禾本科牧草应在抽穗--初花期收采,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收割。
第一茬牧草的收割一般选择在初花期(植株有10%开花),这对饲草的草量、质量和草丛的持久性都是有利的。如果收割的干草饲喂奶牛和幼龄畜禽,应以现蕾期收割为宜。以后每隔30―35天收割一次,最后一次收割应在9月末进行,留有30―40天的生长时间,有利于越冬和第二年高产。
牧草收割要视天气情况而定,尽量避免收割后雨淋,对牧草干草质量至关重要。
(2)牧草的收割高度
在收割牧草时时首先要确定牧草适宜的收割高度。适宜的收割高度应根据牧草的生物特性和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上繁草收割留茬高度应在4~6厘米,下繁草收割留茬高度应在2~4厘米。栽培不同牧草的留茬高度也不一致,如黑麦草一般为3~4厘米,天然草地一般为3~6厘米。另外根据牧草的生育期不同留茬高度也不同,如从分蘖节、根颈处再生形成的再生牧草,收割留茬高度可低些,内叶腋再生枝形成再生草,收割留茬高度应比闪者稍高。
(3)牧草的收割次数
牧草在一年中收割次数是根据牧草的生产性能、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对牧草的管理水平而定。总的来说当具备良好管理和自然条件时牧草生也比较快时可适当多收割。
 
  第三节  饲草种植机械化
 
种草养畜,已成为我国北方广大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亮点。由于牧草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性强,从播种前的耕整地开始,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播种、植保、收获、运输、深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使用专用的草业机械。下面介绍牧草种植常用的机具和技术要求。
一、牧草的耕、整地机具与技术
耕、整地作业流程
平地―深耕―(或深松)―旋耕(或耙地)―播前镇压。
1、平地作业要求
平地后没有高差大于3cm的沟、坑、土棱,单位面积内(1/15公顷)地表不平度<5cm。
平地机具的选择
⑴大面积地块作业宜选用平地机,平地机前后轮轴间跨度宜大,以减少平地铲对不规则地面的仿形性,可选用机型有SPY―3,PYJ―3000平地机。
中、小地块的平整可选用东方红60、东方红54推土机,也可采用人工平地。
2、深耕(或深松)
深耕(或深松)作业要求
深耕的作业要求:耕深>25cm;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10%;地表植被和残茬覆盖率≥95%,8cm以下覆盖率≥85%;垡片翻转良好,地表平整,松碎均匀,不重耕、不漏耕,地头整齐,耕到地头地边,无回垡和支垡,昼减少闭垄台和开垄沟。耕后达到深、平、碎、净。
深松的作业要求:深松之要适用于前茬为白地的中、轻壤质耕地,松深一般要求在35~60厘米;深松后宜适用重型圆盘耙整地。
机具选择
使用东方红802、东方红1202拖拉机牵引4铧、5铧重型犁或使用60型的拖拉机牵引的二铧深耕犁完成深耕作业。
3、旋耕或耙地
旋耕或耙地作业要求
旋耕作业要求:旋耕宜在深耕后、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2―16厘米。旋耕后要求地表平整,耕层松软。
耙地作业要求:耕地应在深耕(松)后及时进行,也可根据墒情在牧草种植前进行。耙地作业深度10―18厘米。耙后地面平整,碎土良好,无沟垄起伏,无漏耙等。
机具选择
应根据地块大、小,选用大型、小型旋耕机和配套动力;深耕后的根茬地宜选用中、重型缺口圆盘耙。
4、播前镇压
播前镇压可起到二次碎土、平地踏实作用。
镇压作业技术要求
镇压后耕作层密实,压幅街接良好,中间无土棱。
机具选择、墒情要求
耕层土壤含水量大于20%时不宜马上镇压。
耕层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宜采用V型、网环型镇压器镇压。
耕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选用圆筒型镇压器、碌等。
 
二、 牧草的播种机具
1、播种方式
⑴土地平整度高、表墒良好、面积较大的耕地宜采用机械撒播。
⑵机械条播适用于按照耕整地要求处理要过的各种地块。条播行距可控制在15~30厘米之间。
⑶人工撒播适用小地块或采取树草间作方式等。
2、播量
应根据牧草不同品种的需要进行控制播量。播量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排种轮,带转速调节播量的播种机,按具体操作说明调整驱动地轮与排种轮的转动比来调节播量。对于固定传动比的播种机,通过改变排科槽轮的有效长度来调节播量。
3、播深
应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需要控制播深,其机具播深的调节根据具体型号的播咱机的操作说明执行。
4、播后处理
⑴对无镇压装置的播咱机播后应根据土壤墒情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耙地―镇压适用于春季播种,且土壤墒情较差。
镇压―适用于墒情良好的耕地。
耢地―适用于夏季播种,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可根据土壤表墒的变化及种子发芽情况采取隔日镇压的后续措施。
⑵作业机具有
耙具为短齿型钉齿耙。
耢具可重量在5公斤左右,长度略长于播种机的圆木、铁管代替。
耢具可系于播种机后,一次完成播种,耢地作业土壤含水量<15%时宜选用圆筒型镇压器、碌碡等。
土壤含水量15~20%,可选用V型镇压器,不宜采用网环型镇压器。
三、牧草的植保机具
牧草的病虫害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提倡以生物防止为主。
1、对植保机具的农艺要求
⑴保证机具技术状态良好,药箱和各处接头不能有漏水、漏粉现象,同时防止在作业中发生堵塞等故障。
⑵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⑶喷药量和喷药的浓度必须符合规定,以免发生因药量和浓度不够,防治效果不好,或药量和浓度过大产生药害。
⑷喷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⑸喷药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植保机械分类
植保机械按照对农药的施用方法和药剂物理性状的不同,分为喷雾机、喷粉机、喷烟机及超低量喷雾机等。根据驱支力和运载方式的不同,可把喷雾机和喷粉机分为手动的、机动的、拖拉机牵引或悬挂的(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也可由志用的动力驱动力)和飞机配带的等多种形式。
喷雾机按其雾化和喷洒方式的不同分为液力喷雾机、风送式喷雾机(或称弥雾机)和烟雾机等。按其所喷雾滴的大小和喷药量的不同又可分为常量喷雾机、弥雾喷粉机、超低量喷雾机等。
3、施药的方法
⑴喷粉:利用高速气流,使药粉通过喷管和喷头喷撒出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水,适宜干旱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但喷撒不均匀,粘附性差,用药量多,一般只有20%左右沉积在目标上,其余都散落在施药区及目标物以外。
⑵喷雾:使药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头、喷枪等喷撒装置形成雾滴喷撒出去。雾滴直径为150~400μm。喷撒均匀,射程较远,受风力影响小,用药量少。但需大量的涉作溶剂,耗用功率大。
⑶弥雾: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吹散出去,与空气撞击,形成细小的雾滴附着在作物上,雾滴直径50~150μm。节水省药,喷撒均匀。
⑷超低量喷雾:使用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高浓度药液,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药液击散为微小的雾滴,随风飘移并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表面上。雾滴直径为70~90μm。粘附性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但施药时受风向、风力影响大。
4、田间操作方法
⑴喷雾机的使用:人工式喷雾机一般采用梭形走法,并按规定的行走速度匀速行驶,以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喷药量。喷雾最好在无或微风天气进行,风速过大不能喷药。风送式喷雾时,应使喷管口与作物有30~40cm的距离,以免风力损伤作物。机动喷雾机(使用较多是与小拖配套的3SS-4.8型喷雾机)按照要求进行安装机组、药箱和喷杆总成;应根据不同品种牧草和不同时期的防治要求,喷雾装置也应作相应的高度调整;喷雾机工作中喷射压力应为0.35~0.45Mpa;作业时要注意风向、风力、风太大时应喷雾作业。
喷粉机的使用:喷粉作业受风速、风向影响很大,风速过大时不能喷粉。为使粘着性能好,喷粉时间应在早、晚有露水时为宜。喷粉时,应先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打开排粉门开始喷粉,停止喷粉时,则应先关闭排粉门,再停发动机,以免造成堵塞。加装的药粉应保持 干燥,并要过筛,防止杂物混入,影响喷粉机正常工作。装药粉时,应把排粉门关闭,防止风机内积粉不能转动。
喷雾器使用:喷雾器类型委多,但构造与工作原理大体相似,下面先介绍一种使用较广泛的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
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良好,适应性较广泛的手动喷雾器,可背负连续作业。适用于防治矮杆作物的病虫害。
喷雾器在使用之前,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适当孔径的喷孔片,并决定垫圈数目。喷孔片孔径大,则流量大,雾点粗,适用于较大的作物;反之,则流量小,雾点细,适用于作物苗期。垫圈数目要根据使用要求决定,在喷孔片下面增加垫圈,则涡流变深,使药液涡流减弱,离心力小,雾化锥角变小,射程变远,使雾点变粗。调整好后用清水试喷,检查是否漏水,喷雾是否正常。
6、安全技术
喷药人员应戴口罩、手套、风镜,并穿好鞋袜。作业前就认真把喷雾机和喷粉机检修好,使其达到良好技术状态,应尽量避免在作业过程中检查和排除故障;应经常检查喷雾机压力表正确性。不能在道路上和放牧地上加添药液和药粉,喷粉2~3周内,严禁在防治地区放牧;作业中禁止吃东西、喝水,作业后必须用肥皂洗净手和脸。
超低量喷雾机不能喷剧毒农药,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四、牧草的收割机械
 
(一)割草机的要求
割草机型繁多,结构不同,但总体的要求是
1、割幅要适合,拖拉机行走或割草机地轮在作业过程中不压草。
2、传动部件要有防护措施,以防堵塞或缠绕。
3、对地形适应性好、收割茬高度宜调整。
4、操作方便,安全装置齐全,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二)割草机种类
割草机根据动力可划分为畜力割草机和动力割草机。动力割草又可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和自走式三种。根据收割器又可分为以下多种割草机。

割草机
往复式
旋转式
护刃器割草机
双动力刀割草机
上动刀割草机
下动刀割草机
 
护舌护刃器
无护舌护刃器
 
高割型割草机
中割型割草机
 
低割型割草机
 
水平旋转割草机
垂直旋转割草机
转镰式割草机
圆盘式割草机
卧式滚筒割草机
甩刀式割草机
上传动圆盘割草机
下传动圆盘割草机
 

 
往复式与圆盘式割草机
机型
国别
型式
割幅(米)
速度(千米/小时)
生产率(公顷/小时)
驱动动力(千瓦)
9G-2.1
中国
牵引往复
2.1
5.5
0.8
3.68
9GX-2.1
中国
悬挂往复
2.1
5.5
0.86
2.94
350
美国
悬挂往复
2.74
8-10
2.00
2.28
SM-4
德国
圆盘式
1.7
10-12
1.33
8.31.
 
二、青饲料收获机械
(一)青饲料收获机主要种类
1、滚筒式青饲料收获机
收获牧草被捡拾起后,由横向搅龙输送到喂入口,喂入口与上下喂入辊接触,通过中间导辊进入挤压辊之间,被滚筒上的切刀切碎,经过抛送装置,将青饲料输送到运输车上。
2、刀盘式青饲料收获机
该机基本上同滚筒式青饲料收获机,只是在切碎部分不同。
3、甩刀式青饲料收获机
4、风机式青饲料收获机
主要区别在于装切刀的叶轮代替切刀的刀盘。叶轮上切刀专用于切碎,风叶产生抛送气流。
 
第四节 牧草的干草加工机械化技术
我国农区饲养着大量的草食畜禽,夏、秋季一般农作物茎叶、树叶和野生杂草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源源不断地向草食畜禽提供青绿饲料。而到了冬春季节,农作物收割、野生杂草停止生长,畜牧生产便进入一年一度的枯草季节,饲草供应不均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除利用农作物秸秆和适度淘汰商品畜禽以外,在夏、秋牧草盛期,将牧草收割后,通过加工、调制、贮藏,无疑是解决阴雨天和冬春草缺的主要途径。目前牧草加工业(或产业化)在我国属于新技术产业,该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发展牧草干草加工,并使之产业化,应当充分的借鉴引进和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牧草收获及牧草产品加工技术,发展牧草的机械化加工。
一、牧草的主要干燥方法
1、地面干燥方法 是被广泛应用的晒制干草的方法。牧草收割后,就地晾晒5-6小时,使之凋萎,用搂草机搂成松散的双行草垄,再干燥6-7小时,含水量为35%-40%,用集草器集成小堆或打捆机打成草捆。集成小堆的草视情况干燥1-2天,可晒成含水量15%-18%的干草。
2、草架干燥方法 栽培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植株高大,含水量高,不易地面干燥,采用草架干燥。用草架干燥,可先在地面干燥4-10小时,含水量降至到40%-50%时,然后,自下而上逐渐堆放。草架干燥方法,虽然要花费一定经费,建造草架,蔻力也要多用一些,但能减少雨 淋的损失、通风好、干燥快而简易,能获得较好的青干草,营养损失也少,特别在湿润地区,适宜推广应用这种方法。
3、使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用化学制剂加速豆科牧草的干燥速度,应用较多的有:碳酸钾、碳酸钾加长链脂肪酸的混合液、碳酸氢钠等。其原理是这些化学物质能破坏植物体表面的蜡质层结构,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加快牧草干燥速度,减少豆科牧草叶面脱落,从而减少了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的损失,但成本要增加一些。适宜在大型草场进行。
二、牧草含水量的掌握
除用仪器测定外,在生产中常用感观法测定牧草的含水量。
1、含水量在50%以下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晾晒后,茎叶由鲜绿变成深绿色,叶片郑成筒状,茎保持新鲜,取一束草用力拧挤,成绳状,不出水,此时含水量为40%-50%。
豆科牧草:叶片郑缩呈深绿色,叶柄易断,茎下部叶片易脱落,茎的表皮能用手指甲刮下,这时的含水量为50%左右。
2、含水量在25%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用手揉搓时,不发生沙沙响声,拧成草绳,不易折断;豆科牧草用手摇草束,叶片沙沙响声,拧成草绳,不易折断;豆科牧草用手摇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脱落。
3、含水量在18%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揉搓草束发出沙沙声,叶郑曲,茎不易折断;豆科牧草叶、嫩枝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手指甲刮下表皮。
4、含水量15%左右的牧草 禾本科牧草用手揉搓发出沙沙声,茎秆易断,拧不成草辫;豆科牧草叶片大部分脱落,茎秆易断,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三、牧草的干草调制机械 
牧干草田间的基本调制方法是成条干燥和摊撒干燥。主要作业内容为摊行、翻草、搂条、翻条、摊条、并条等。当饲草水分低于35%时,不宜地面摊晒,以减少破碎失落损失。湿度较大的禾本科牧草,宜于地面摊晒,而豆科牧草宜成条摊晒。摊晒最高湿度饲料草的机具,应有压扁或弯折部件。搂草机具要求搂集干净,漏搂率低。草条连续,强度均匀,便于捡拾。草条蓬松,便于干燥。机具调节适当,饲草受泥土污染轻,含杂物少。
干草调制机械按动力来源划分为:人力、畜力、动力三种。按作业项目分为:反贪晒机械和搂草机械。摊晒机械中又分为:摊行机、翻草机、摊条机。搂草机又分为:横向搂草机和侧向搂草机。
四、捡拾压捆机械
随着市场经济和规模饲养业的发展,干草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运输和贮存都需要加工打捆。所以,近年来干草捡拾压捆机械发展很快,机型繁多,作业性能也有很在差异,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求:捡拾草条干净,遗漏率低;草捆加密适宜,不发生霉度;草捆成层压缩,开捆后易散开;捆结可靠,装卸和运输中不散捆。第五,作业经济指标良好。
1、草捆的有关参数
各种捡拾压捆机由于成捆原理、构造、主要工作部件等的不同,因而压成草捆的形状、密度、大小等都不一样。草捆的有关参数对采用什么装载运输机械、贮存设备和饲喂机械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机具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整个收获工艺的经济性。
各种草捆的主要参数
 
 
小方草捆
大草捆
压缩程度
一般压缩
高压
一般压缩
一般压缩
高压
密度
80-130
最大200
80-120
50-100
125-175
形状
方形
方形
圆柱形
方形
方形
最大截面(厘米)
42.5*55
42.5*55
直径150-180
150*150
118*127
长度(厘米)
50-120
50-120
120-168
210-240
250
重量(千克)
8-25
最大50
300-500
300-500
500-600
 
2、捡拾压捆机的分类
草捆密度每立方米50-80千克为低压型,在80千克以上为高压型。
1 摆动活塞式捡拾压捆机  此机也称摆锤式捡拾压捆机。适合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直接打成草捆装车或抛放田间。草捆长度60-120厘米,1-2道捆绳,草捆接近正方形。该机制成的草捆密度较低,震动和噪音较大,故目前使用较少。
2)往复活塞式捡拾压捆机 该机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一种结构完善、性能可靠的压捆机具。9KJ-147捡拾压捆机属于小型机具,实际生产率为5-7吨/小时,工作速度5千米/小时,功率消耗约11.76千瓦,与14.7-18.4千瓦的拖拉机配套使用。打成的草捆重量不20超过千克,即可机械化处理,也可人工搬运。它适用于饲草收获,也可与割晒机、联合收割机配套作业,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压捆机具。
3)圆捆机 国内外市场上觉的圆捆机有5种类型,其中有3种是由外向内成捆, 草捆内松外紧,易于风干,另外两种均属地面成捆机具。
3、捡拾压捆机对不同收获物的适应性
各种捡拾压捆机具有由于结构原理,成捆过程等各不相同,对不同收获物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
捡拾压捆机对收获物的适应性
收获物
适应情况
机具型式
稻麦
 
秸秆
风干牧草(湿度
22%)
二茬草(湿度22%)
禾本科牧草(湿度50%-60%)
玉米秸(湿度50%-60%)
青草
块根作物茎叶
小方捆往复式
短皮带卷捆机
钢辊式卷捆机
长皮带卷捆机
链杆式卷捆机
地面成捆式
大方捆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勉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一般
一般
勉强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勉强
一般
一般
良好
勉强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一般
不适用
不适用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勉强
勉强
不适用
勉强
不适用
不适用
 
五、青干草的贮藏
干燥适度的青干草,应该及时进行合理的贮藏。能否安全合理地贮藏,是影响青干草质量的又一管重要环节。已经干燥而未及时贮藏或贮藏方法不当,都会降低干草的价值,甚至引起火灾等严重事故。
青干草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方法、设备条件不同,营养物质的损失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散干草露天堆藏,营养损失常达20%-40%,胡萝卜素损失高达50%以上。即使正确堆垛,由于受自然降水等外界条件的影响,经9个月的贮藏后,垛顶、垛周围及垛底的变质或霉烂的草层厚度常达3%-5%,胡萝卜素损失为20%-30%。高密度的草捆贮藏,营养物质损失一般在1%左右,胡萝卜素损失为10%-20%。
1、散干草的堆藏
当青干草的水分降到15%-18%时即可进行堆藏。但若采用常鼓风干燥,牧草水分达到50%以下,可堆藏于草棚或草库内,进行吹风干燥。
露天堆藏
散干草堆垛的形式有长方形、圆形等。此法虽经济简便,但易遭雨淋、日晒、风吹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使青干草褪色,不仅损失养分,还可能霉烂变质。因此,堆垛时应尽量压紧,加大密度,缩小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垛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损失。
垛址应注意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堆草垛时应遵守下列规则:
(1)压紧 堆垛时中间必须尽力踏实,四周边缘要整齐,中央比四周高。
(2)堆垛 含水量较高的青干草,应当堆在草垛的上部,过湿或成团的干草应挑出。
(3)收顶 湿润地区应从草垛高度的1/2处开始,干旱地区从2/3处开始。从垛底到收顶应逐渐放宽约1米左右(每侧加宽0.5米)。
(4)连续作业 一个草不能拖延或中断几天,最好当天完成。
草棚堆藏
气候湿润或交好的牧场应建造简单的干草棚,可大大减少青干草的营养损失。例如,苜蓿干草分别在露天和草藐内贮藏,8个月后,干物质损失分别为25%和10%。草棚贮藏干草时,应使棚顶与干草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通风散热。
2、压捆青干草的贮藏
散干草体积大,贮运不方便,为了便于贮运,使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并保持干草的优良品质,生产中常把青干草压缩成长方形或圆形的草捆,然后贮藏。
压捆干草的优点
(1)草捆密度大,运输贮藏经济 经压缩打捆的干草一般可节省劳力1/2,而且在积草装卸过程中,叶片、嫩枝及细碎部分也不会损失。
(2)减少外界条件的汪良影响 高密度草捆可缩小与日光、空气、风、雨等外界条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营养物质,特别是胡萝卜素的损失,且不易发生火灾。
(3)在青干草含水量较高时,即可打捆堆垛,从而缩短了晾晒时间 但是,垛蹭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一般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在25%以下,豆科牧草在20%以下即可打捆贮藏。
(4)减少饲喂的损失,压捆干草便于自由采食,并能提高采食量。
(5)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捆草机械
目前国内外捆草机的种类、型号较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捡拾捆草机 在田间捡拾干草条,压制成高密度方草捆。我国东北地区应用较广泛 。
(2)固定式高密度捆草机 固定作业,人工从喂入口喂草,将牧草或作物秸秆压制成高密度草捆。如内蒙古农机局等单位研制的9KG-350型高密度捆草机,生产率为1.5吨/小时,草捆350千克/米3,草捆尺寸为360毫米×46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
压捆干草堆垛
草捆垛的大小,一般长20米,宽5-6米,高18-20层干草捆,每层布设25-30厘米3的通风道,其数目根据青干草含水量与草捆垛的大小而定。
 
第五节 牧草的加工成型技术
草粉、草块、草颗粒也称草产品。草产品在国外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系统,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产品,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由优质干草制成草粉,由草粉压制草块、草颗粒,也有将优质鲜牧草收割后,经人工快速干燥,粉碎制成草块、草颗粒,或将鲜草直接压成草块、草颗粒,再人工烘干,这种草产品质量干燥的草产品,总的营养物质损失仅2%-3%,胡萝卜素的损失也在1%以下,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生产方式。
草产品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美国每年用于配合饲料的草粉达200万-300万吨,日本每年需用220吨,中国每年需要草产品在1000万吨以上,东南亚、韩国的需求也在增加。
我国草产品生产还刚刚开始,在配合饲料中,草粉占的比例很小。有的饲料加工厂需要优质草粉,但受生产条件限制,特别是烘干设备、原料的运输,还不可能很好衔接。但我国饲草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牧草很多,很适宜加工制成草粉、草块。目前,东北以及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已建立了饲草生产基地,并建立了草粉加工厂,随着草业的产业化发展,草产品生产必将快速发展起来。
 目前开发的牧草产品有

    

 

牧草草粉产品
苜蓿草颗粒产品

高温快速烘干草捆

 
 

牧草压块产品
高温快速烘干草捆

 草产品的类型和调制
一、草粉生产 
草粉多是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红豆草等,在牧草蛋白质最高,产量也最好的时期收割。收割后,最好用人工的干燥方法。
快速人工干燥是将切碎的牧草,放入烘干机中,通过高温空气,使牧草迅速脱水,时间依机械型号而异,从几小时到几十分钟,使牧草的含水量由80%迅速降到15%以下。烘干机有气流管道式和气流滚筒式两种类型。
二、草块与草颗粒生产 
为了饲喂方便,减少草粉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也便于贮藏,生产中常把草粉压制成草块、草颗粒,在压制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抗氧化剂,使草块、草颗粒更耐贮藏,营养损失更少。
三、干草压块
属固定作业式压块机。用内蒙古农牧学院等研制的9KU-650型干草压块机和和河北省石家庄市金达机械厂研制的9DJ-1500型成套牧草压块设备,将干草切成长3-5厘米,送入输送机,由输送搅龙搅拌,送入喂入装置,将物料连续、均匀输入主机压块室内,经内磨擦力及压力作用,将划粉压成方形草棒或草块,再由安装在机壳上的切刀切成适当长度的草块。
草块规格为30×30×40毫米,密度为0.6-1.0克/厘米3,1小时加工豆科牧草1-1.5吨;禾本科牧草0.5-1.0吨。
还有以新鲜牧草为原料,与有关机具配套作业的移动式烘干压饼机。它是由高温干燥机、压饼机、发动机、热发生器和燃料箱组成。
该机作业的流程是:先将草切成2-5厘米的碎段,输入到干燥筒,烘干到水分由75%-85%降到12%-15%,再进入压饼机,压成55-65毫米,厚约10米的草块。在作业时,还可根据饲料的需要加入尿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添加剂。
四、饲料砖
把用于牛、羊补充蛋白质饲料、矿物质,放入草粉中,加入适量的玉米粉,压制成砖块状,供牛、羊舔食。可以对牛、羊的冬季、早春饲料不足时补充营养用,可促进牲畜的生长发育,对母畜产仔泌乳都有好处。
生产上应用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畜种灵活掌握,常用的有:
1.尿素盐砖 以尿素、矿物元素、精料、食盐、粘合剂(糖密渣),及维生素为主,混入草粉中压制而成。
2.盐砖 以盐为主,加入玉米粉、尿素、微量元素混入草粉中制成。
草产品调制机械
一、粉碎机
粉碎机在农牧业生产上和铡草机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粉碎机型号、功率的种类繁多。
饲料粉碎主要有击碎、磨碎、压碎、锯切碎四种。击碎适用于硬而脆的谷物饲料,锯切碎适用于大块的脆性饲料,压碎和磨碎适用于韧性饲料。
目前各地生产的粉碎机,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觉的有锤片式、劲锤式、爪式、和对辊式四种。粉碎秸杆饲料适用锤片式粉碎机,对辊式粉碎机是由一对上转方向相反、转速不等的带有刀盘的齿辊进行粉碎,主要用于粉碎饼粕饲料。
(一)锤片式粉碎机
利用高速旋转的锤片击碎饲料。按其结构,可分为切向进料式和轴向进料式。前者是由喂料部分、粉碎室和集料三部分构成。喂料部分包括喂料斗和挡板;粉碎室包括转盘、锤片、齿板和筛片等部件;集料部分包括风机、输料管和集粉筒等。锤片式粉碎机的特点是生产率高,适应性广、粉碎粒度好,既能粉碎谷物精饲料,又能粉碎青、粗和秸秆饲料,但动力消耗较大。
(二)劲锤式粉碎机
其结构与锤片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锤片不是连接在转盘上,而是固定安装在转盘上,因此,它的粉碎能力较强。
(三)爪式粉碎机
是利用固定在转子上的齿爪将饲料击碎。这种粉碎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含纤维较少的精饲料。该机是由进料,粉碎及出料三部分构成。进料部分包括喂料斗、喂料斗、进料控制插门流入粉碎室,受到齿爪的打击,碰撞、剪切、搓擦等作用,将饲料逐渐碎成细粉。同时由于高速旋转的动齿盘形成气流,使细粉通过筛圈吹出。
(四)影响粉碎机作业效率的因素
1.被粉碎饲料的种类 粉碎饲料的种类不同,作业效率也不同,一般谷物饲料偏高面 饲料较低。例如:筛也直径主1.2毫米,在饲料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不同饲料的度电产量(千克/千瓦。小时)为:玉米、高梁45-60,谷壳17-22,甘薯藤12-16,玉米秸8-12,高粱秸7-12,豆秸6-10。
2.饲料含水率 饲料含水率愈高,粉碎的生产率和度电产量愈低。一般要求粉碎时饲料含水率为15%。
3.主轴的转速 每一型号的粉碎机,粉碎某一类饲料时,都有适宜的转速。在此转速作业耗电少,生产率高。如锤片粉碎机的线速度为70-90米/秒。
4.喂入量要适当 喂量过大易造成堵塞;喂量过小,动力不能充分发挥,效率低。所以,喂量一定要均匀、适当、不间断。
二、压粒机
干草经粉碎后,添加精料和其它营养成分,配合成全价饲料,经压料机制成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完全、适口性好、牲畜采食量大、采食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其整套设备包括:压粒机、蒸汽锅炉、油脂和糖蜜添加装置、冷却装置、碎粒去除和筛粉装置等。压粒机有两种:平模压粒机和环模压粒机.
(一)平模压粒机
它是由螺旋送料器、变速箱、搅拌器和压粒器等组成。螺旋送料器主要用表控制喂料量,其转速可调。搅拌器位于送料器下方,在其侧壁上开有小孔,以便把蒸汽导入,使粉装饲料加热、熟化,然后送入压粒器。压粒器内装有2-4个压辊和一个多孔平面板。工作时平模板以210转/分的速度旋转。熟化后饲料落入压粒器内,即被匀料乔板铺平在平模板上,因受压辊的挤压作用,穿过模板上贺孔,形成圆柱形,再被平板下面的切刀切成10-20毫米的颗粒。平模板孔径有4.6.8毫米向种规格,压辊直径为160-180毫米。
(二)环模压粒机
环模压粒机是应用最广的机型,它是由螺旋送料器、搅拌器和传动机构等组成。螺旋推进器用于控制进入压粒机的粉料量,其供料数量应能随压粒负荷进行调节,一般多采用无级变速,调节范围为0-150转/分。搅拌室的侧壁开有蒸汽导入孔,粉料进到搅拌室后,与高压过饱和蒸汽相混合,有时还加入一些油脂和糖蜜或其他添加剂。搅拌完的饲料进入压粒器内。压粒器由环模和压辊组成。作业时环模转动,带动压辊旋转,于是压辊不断将粉料抗日入环模的模孔中,压实成圆柱形,从孔内挤出后随环模旋转,与切刀相遇后被切成颗粒。孔径大小是根据饲喂牲畜的需要而定。
三、压块设备
干草经过粉碎,添加精料及其他矿物元素,然后压制成草块,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采食量和消化率。草块密度增加,便于贮存、运输和进入市场流通。
压块机压制出的颗粒要制料机大,一般为25毫米×25毫米或30毫米×30毫米的方形草块,以及直径8-30毫米的圆柱草块。草块密度为0.6-1.0克/厘米3,生产率为300-600千克/小时,配套37千瓦。成套设备装机容量为62.5千瓦。
压块设备的工艺流程为:秸秆、干草等饲料喂入粉碎机,粉碎到适当的粒度,则由筛孔大小来控制。粉碎后的物料风送至沙克龙,经沙克龙集料至缓冲仓,缓冲仓内物料由螺旋输送机排至定量输送机。由定量输送机、化学剂添加装置和精料添加装置完成配料作业,主料由定量输送机输送。精料由精料装置输送,二者间的配比调节,是在机器开动后同时接取各自的输送物料,使其重量达到配方要求而完成。配合后的物料进入连续混合机,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和蒸汽,混合均匀后进入压块机压成草块,再通过倾斜输送机将草块提升到卧式冷却器内,冷却后进行包装。
四、田间烘干压块成套设备
田间烘干压块成套设备包括割草、捡拾装载、运输和烘干压块机等,以烘干草块机为主要机具。这种成套机械可烘干压制不经调制的青草为高能草块。
田间烘干压块的主要优点是:能使草的养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获得高质量的草块。在田间自然干燥调制干草的过程中,养分损失一般为35%-40%,而田间烘干压块不需要进行干草调制,因而避免了气候条件对收获作业的影响,而且对草的品种和含水量都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而地区适应性广,特别适于饲草含水率高、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虽然有上述许多优点,但烘干压块燃料费用较高,推广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田间烘干压块机适应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主要由料仓、烘干系统、压块机、草块冷却运输装置等部分构成。配套机具为拖拉机。、割草机和带捡拾切碎器的装载车组成的供草机组,草块拖车和油罐小车等。其作业半径为2千米,当2千米半径的牧草收完后,即转移地段。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16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