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开县三汇口乡上千农户齐力打造肉牛之乡

1楼
afei 发表于:2010/12/4 10:02:00
三汇口乡这个林地资源丰富,山多地少的地方,以什么样的产业来发展,用什么样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一直成为该乡党委、政府最为关注的一件大事,对此该乡积极开拓探索,挖掘潜力,号召群众出谋划策,收到了良好效果。近日,记者走访了地处开县西北部山区的三汇口乡。

  一句玩笑话引出一个好项目

  “想么子嘛,一家养两头牛一年就可以实现万元增收。”2009年的一天,三汇口乡的养牛大户唐任辉来到乡办公室对着正在为实现农户万元增收发愁的三汇口乡党委书记侯大平打趣道。唐任辉的玩笑话让一筹莫展的侯大平心中一亮。三汇口乡以山地为主,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要想农民富起来,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必须壮大非农产业才行,林下产业和林下经济依然是两翼地区发展的主要产业阵地,只要运用和发挥得当,增收不是问题。眼下林下经济发展太多,项目也多,养鸡养猪养羊很多,而养牛的却少,三汇口林草资源丰富,养肉牛无疑是个不错的特色养殖项目。注意打定后,侯大平找到乡里的养牛大户唐任辉和王华斌了解肉牛养殖情况。随后,侯大平带着乡、村干部多次跑到各村实地考察,确认是否适合养殖肉牛,并先后前往养牛大县四川宣汉县、开江县等地进行市场调研。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罗氏会约医镜》记载:“牛肉,安中补脾,养胃益气。”可见,牛肉还有一定的药用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牛肉消费量稳步增加,牛肉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我们山地林地草地多,非常适合肉牛养殖,养牛技术简单,便于掌握,老年人都可以喂养。一头肉牛,喂养不到一年可以销售,一头肉牛的价钱在4000元左右,一户养2头以上,采用敞放可以降低成本,年毛利可达万元。”该乡副乡长程先富告诉记者。

  政府牵头护航 全力打造肉牛之乡

  “我们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肉牛之乡。”侯大平自信地告诉记者。2010年,该乡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在全乡进行宣传推广,并事先选择小江村作为肉牛养殖示范村。“只有让乡亲们看到了成功的实例大家才能跟着一起干。”程先富对记者说道。

  据程先富介绍,该乡采取“三个四”全力打造“肉牛之乡”:出台“四种优惠政策”,增加规模养殖户和数量;创新“四种养殖模式”,扩大养殖面,把农户家的生产能力和条件分门别类,变大户单打为全民参与,拓展“大户+小户”,形成四种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面(“母牛送崽型”:由大户把小母牛给贫困户免费饲养,产的幼崽归贫困户所有,下崽后母牛归大户;“回收稻草型”:将成年耕牛免费提供给贫困户耕田,贫困户收稻谷后,由养牛户回收贫困户稻草冲减租牛费用,为养殖大户提供足够饲料;“有偿放养型”:提供小牛给贫困户饲养,每月给一定的饲养务工费;“仔牛回收型”:由养殖大户为贫困户有偿提供仔牛,长大后按市场价回收,再收回仔牛成本,以上模式贫困户与大户签订养殖合同,由大户包技术、包服务、包防疫、包回收,以解决贫困户养殖的后顾之忧。);培育“四种人”打牢壮大养殖成果。乡党委、政府通过培育“能人、好人、经纪人、服务人”等四种人来进一步巩固壮大肉牛养殖成果。今年以来,通过“四种模式”的发展,该乡已带动110个贫困户饲养肉牛356头,预计增收70万元。通过请县牲畜局工作人员就地培训,组织养殖大户走出去培训,该乡目前已形成10户养牛“土专家”,5名肉牛经纪人,政府每年出资3万元聘请6名“土专家”作为全乡肉牛养殖的技术服务人,并与乡牲畜站联合成立6只义务服务队。全乡形成了以技术、防疫、购买、销售等为一体的肉牛养殖后勤服务体系,为发展壮大全乡肉牛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员干部带头养牛,大户的带动、党员的力量不可忽视。我们乡30多名党员,带头外购255头肉牛,其他农户纷纷外购1500头。成立了杨柳关有机肉牛专业合作社,完善了乡、村、组三级畜牧业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党员服务队伍。同时采取干部帮扶来推动全乡养牛,全乡干部参与率达100%,对结农户43户,送出帮扶资金41500元。小江村8组刘登洲因残疾家庭贫困,通过人大主席赵红元的帮扶,发展养牛12头,年纯收入1.5万元;小江村党员王华斌投资近20万元,存栏肉牛50余头牛,年收入近10万元。小江村人养肉牛让该村农户短时间实现了增收。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的,村民们看在眼里,能不能增收一目了然。”程先富笑说道。

  上千农户参与养牛 肉牛之乡初具规模

  目前,三汇口乡整乡推进肉牛养殖,组建了“开县杨柳关有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1100余户农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全乡肉牛规模达到年出栏2500余头,年存栏3100余头。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模式,为农户解决技术和销售问题。

  “我们比其他人先掌握技术,能带着大家一起养牛,一起致富我们也很乐意。有政府政策的保障,又有技术人员为我们指导,销路也有专人负责,多重保护让我们养牛没了后顾之忧。”养牛大户王华斌告诉记者。

  “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农户动起来,早日走上致富路。”侯大平告诉记者。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