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利用天敌来防治白蚁

1楼
hcc133 发表于:2013/7/18 11:22:00
国内对散白蚁防冶主要采用诱杀法,效果不太理想,在利用天敌防治白蚁技术领域一直是个空白。为了探讨天敌在白蚁的防治上的应用,作者于2007年至20lO年利用天敌蒲螨对散白蚁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白蚁种群密度从2007年5月~U2oo8年8月,在同善林场宋家湾对散白蚁种群密度共观察了l4个月,寄主为刺槐伐桩,每个月解剖34“-伐桩,共解剖了42个伐桩。观察结果显示,圆唇散白蚁的种群数目在91头~2819头之间,均匀虫口为l041.5头,群体数目不大,该数据是确定蒲螨防治散白蚁开释量的重要依据。天敌蒲螨一个繁育体可产生蒲螨成虫l~l00000头,相对于白蚁的数目十分庞大,足以杀死一个或多个种群内的白蚁。为了保证防治效果,每个伐桩天敌开释量可在200000头~800000头之间选择。 2.3林地试验开释天敌3d后伐桩上散白蚁虫口减退率为lO0%,几乎不见活白蚁流动。白蚁是社会性昆虫,种群一旦遭到攻击,会极大的影响白蚁群体的不乱,尤其是群体内生殖性白蚁死亡后,群体就会自行解体,而生殖性白蚁因为个体大,更易受到天敌的攻击。天敌的寿命一般在lO天左右,对于白蚁群体内还没孵化的 日,在之后几天内孵化成若蚁后还会遭到天敌的攻击。因此,采用天敌防治白蚁不但简便宜行,开释天敌后即可自行寻找、追踪、攻击白蚁,而且没有任何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生物防治的大方向,防治效果理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追踪性强:散白蚁种群群体数目不大,个种群的范围一般在0.3m~0.8m之内, 种群内虫道之间道道相连,蚁道相对天敌的大小来说很粗,天敌完全可以在白蚁种群内部的虫道内自由爬行。有时一个伐桩上同时有几个白蚁种群流动蛀食寄主,种群闾有各种缝隙和裂缝相连,天敌完全可爬行过去,几个种群间的间隔范围一般不超过1.6m,远低于蒲螨l0m的追踪间隔,只要开释的天敌密度足够大,天敌就能扩散到其它种群内攻击白蚁。

蒲螨毒性很强,一只蒲螨就可以致死只小型天牛的幼虫,白蚁个体远远小于小型天牛的幼虫,对蒲螨的攻击几乎没有任何抗性,蒲螨杀死白蚁的速度只取决于天敌追踪到白蚁的速度。

杀死速度快40rain白蚁死亡率5 1.7%,60min死亡率达90%,80min白蚁全部死亡,80min白蚁对照死亡率为l7%。观察中发现,接种天敌蒲螨后,白蚁一直处于高速不停的运动状态,这是由于天敌不断攻击白蚁致使白蚁不停地逃窜躲避。因为天敌接种数目弘远于白蚁的数目,白蚁不论在哪都会遭遇天敌的攻击,一旦白蚁遭到一个天敌的攻击,就会处于昏迷状态,其它天敌会迅速攻击统一白蚁,使白蚁很快死亡。观察中发现一个白蚁体上最多有l0个左右的天敌寄生。

1.2结果与分析2.1室内试验致死性强:接种了蒲螨的7个培养皿中白蚁全部死亡,致死率lOO%,对照白蚁死亡率为1 7%,蒲螨对白蚁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对照白蚁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发生了突变,白蚁通常都糊口在隐蔽的黑暗环境下,室内试验没做遮光处理,在白天的光照下进行的,引起了白蚁的恐慌,同时室内嘈杂的躁音也进一步使白蚁恐慌,使对照自蚁死亡率上升。

2.1林地试验采用虫道开释法开释天敌。在林地内寻找被白蚁侵染的伐桩20个,l 8个开释天敌,2个做对照。劈开伐桩上的白蚁蚁道,发现白蚁后,将开释管前端剪开将白蚁繁育体倒入伐桩内,并将开释管插入白蚁虫道内。每个伐桩天敌开释量为200000头,3d后解刨伐桩,观察白蚁死亡情况。

2.2散白蚁种群密度观察白蚁种群密度以确定天敌开释量。在垣曲县中条林局同善林场设立观察点,每l 0天挖一个被白蚁危害的伐桩进行解剖,观察、记实散白蚁发生时期、危害情况、兵蚁工蚁比例、有翅的数目等。

2.3室内试验在林地内寻找被害伐桩,采集、挑选散白蚁兵蚁及工蚁,去掉受伤、流动力不强、体型偏小的白蚁,放入7个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放人10O头白蚁,其中6个培养皿中接入天敌蒲螨,1个做对照,每个培养皿接种数目2000头~3000头。将培养皿放入塑料收拾整顿箱中,收拾整顿箱底部倒一层水,水的高度为培养皿的1/5~1/3,盖上收拾整顿箱盖保湿。每20min观察1次白蚁流动情况,共观察4次。

材料与方法,天敌蒲螨。蒲螨是近年来海内新发现的天敌,通常用于防治体型较小的天牛,如双条杉天牛等,效果理想。蒲螨个体很小,寻找寄主能力和攻击性都很强,有利于在狭窄的蚁道内寻找 攻击白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