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养殖人社区 index.asp

中国养殖人社区,养殖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白蚁防治中的挖巢探巢法讲解

1楼
fwb816 发表于:2013/7/21 14:26:00
探巢
    探巢在白蚁防治或生物学研究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在我国民间通过对于白蚁生活习性的观察,掌握了一些白蚁建巢的规律,特别是对于寻找乳白蚁的巢穴更有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际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探巢工作,尤其是对于堤坝土白蚁巢位的探测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最初企图利用警犬,以其灵敏的嗅觉探测堤坝白蚁的巢穴。随后利用热电偶、超声波等物理手段做了种种尝试,但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李栋等在利用同位素示踪探测蚁巢和白蚁活动的规律等方面有了可喜的收获,但由于同位素为放射性物质,在具体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最近十几年李栋在深入观察堤坝土白蚁的活动规律,并进行了大量蚁巢的剖析和验证,利用分群孔分布规律和几何图像的定位,准确地探测堤坝土白蚁的巢位,目前又利用更新的技术研制探巢仪,试图单独剩用白蚁探巢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探明堤坝内蚁巢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及分布状况,现已取得新的进展。
    生物学特性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其奇妙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被认为“当代生物学的七大奇迹”之一,所以一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蔡邦华、陈宁生等(1965)对于黑翅土白Odontotermes~rmosanus (Shiraki)的蚁巢结构和发展,以及巢内不同品级的白蚁及其综合治理地位和作用做了深入研究。黄亮文、陈丽玲( 1983,1984)对于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群体发育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蚁群从分飞有翅成虫的配对开始,经过不同的发育时期,到达蚁群的成熟期,即产生新一代有翅成虫的分飞,需要8年时间。潘演征、刘源智、唐国清(1990)对于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的群体成熟时期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黑胸散白蚁从分飞有翅成虫配对开始,直至下一代有翅成虫的产生需要9年或10年。以上结果说明了白蚁群体的成熟过程是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刘源智等(1981)对于黑翅土白蚁初期单腔巢群的建立进行了系统观察。黄亮文、张翰文、陈丽玲(1980,1981)还进行了温、湿度、食物等因子对于台湾乳白蚁初建群体影响的研究,也观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
    总之薪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白蚁生物学特性做了多方面研究,得到长足进展。
  资源利用
    过去我国白蚁多作为害虫或以其有趣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在最近一个时期,白蚁产品有益人类健康则引起国人的重视。首先把白蚁作为食用或保健食品,如“垦酒”、“白蚊酒”等,即用白蚁浸泡在白酒内,供人饮用,借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最近不少人从事白蚁治病的研究,对于肿瘤病人进行了试验性治疗,结果证明白蚁提取物对于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疗效,能镇痛,增进食欲,缓解病情的恶化。湖南省林科所彭建文研究利用白蚁蛀食伐根,清理采伐基地,取得成效。关于利用白蚁造福人类的研究,目前正蓬勃开展,不久的将来定有突破性进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声明:本网站论坛中所有人发言不代表中国养殖人社区的观点。 Syc163.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273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