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已经广泛用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一、有机农业定义与要求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食品需要符合的标准:
1、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
2、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要求;
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追踪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二、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1、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以往有些地方出现“谈食色变”的现象。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2、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如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结果引起病虫再猖獗,使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3、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受关税调控的作用愈来愈小,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控制愈来愈大(即所谓非关税贸易壁垒),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可能打破壁垒。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4、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一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 有机生产资料——益生菌(种植型)
土壤灌溉专用型功能特点:
1、改良土壤,消除板结,抑制土传害病,克服重茬障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30%——50%的化肥使用量(减少氮肥用量)。
3、增强光合作用。根系发达,提高出苗率,苗齐、苗壮。
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重金属含量。
农业生态中的问题根源来自于长期的化肥、农药、激素等应用,造成土壤各类养分比例失调,土壤中有机质破坏殆尽,团粒结构性能降低,土壤板结现象加剧,造成农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田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生物链被无情打破,农业有益动物(昆虫)、植物、微生物等越来越少,而有害的生物越来越多,农作物易发生各种病害,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引发洪涝灾害。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逐年加剧,严峻的生存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植物和动物组成的“二维结构”农业,向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三维结构”农业过渡,进行微生物工业化生产,用以补充地球的生物圈,恢复土壤活力,实现原生态农业。
益生菌(种植型)含有大量的功能性活菌,酶及其代谢产物,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固氮、解磷、解钾,分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酸等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调控作物代谢,并且能在根际大量繁殖,产生粘多糖,促进土壤团粒形成,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根系发达与吸收,提高树壮(粗壮),达到增产增收,提高作物品质和抗病虫能力的效果;有益微生物还分泌多种活性酶和蛋白质,裂解虫卵和有害病菌细胞壁,杀死有害病原菌和昆虫,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甚至基本杜绝农药使用,并可逐步解决连作障碍、盐渍化、酸化等土壤退化问题,以及降解农药、重金属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是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的理想资料。
益生菌在种植上的功能与作用:
1、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逐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最终实现生产绿色食品。我国有关科研单位试验表明:与化肥相比,益生菌原液+猪粪可以使土壤中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均有所提高,而且土壤越种越肥沃,有益小动物(蚯蚓等)倍增,渗水、保水、透气能力增强,促进团粒化,连用三至五年,土壤生态、物理、化学性能彻底改良,实现免耕种植。
2、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减轻并逐步消除土传病虫害和连作障碍。
3、抑制杂草生长,并可达到消除杂草的目的。
4、增强植物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种子发芽、根系发达、早开花、多结果,成熟期提前3-5天以上。
5、低投入、高回报,确保农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经各地多年使用,一茬作物每亩只需用益生菌1.5-2 公斤,增产幅度为:
粮油作物:增产5-15%以上(其中大豆增产20%以上);
叶菜类作物:增产8-26%以上(块根块茎类增产20%以上);
瓜果类:保花保果率提高15%以上,单果重、糖度和保鲜能力明显提高;
花卉:提前一周左右开花,花朵更多更艳,花期更长。
6、改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色香味,生产出美味可口且无化学污染的纯天然绿色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益生菌用于有机农业种植的方法
益生菌可以在植物的任何生长发育阶段使用。从繁殖期开始使用效果最佳。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使用益生菌愈早,效果愈好,从种源抓起,在作物育苗时应用,防病效果更佳。若作物一旦出现发病情况,须在益生菌日常使用基础上适当加大用量,控制病害蔓延。
1、堆肥:益生菌原液制作堆肥,在发酵过程中,繁殖大量功能菌并产生多种特效代谢产物,从而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功能菌群进入土壤后,可固氮、解磷、解钾,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而且该肥含有蔬菜、瓜果、烟草、茶叶、花卉等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抑制土壤板结,遏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培肥地力,提升作物品质。
2、基肥:整地时,每亩施益生菌制作的堆肥100-500公斤,翻耕入土20公分左右,并用如生菌原液500-100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
3、拌种与浸种催芽:用益生菌150-300倍稀释液拌种包衣或浸种催芽后播种(根据种子大小、种皮硬度调整浸种时间)。
4、灌根:移栽定植及关键生育期时,用益生菌稀释300倍分别灌根,每株用量视作物种类具体而定。
5、浇灌:浇水时在入水处,将益生菌按每亩10-20公斤的量稀释后滴入流动的水中进行浇灌(滴管方式效果更佳)。
6、叶面喷洒:在育苗期,用益生菌稀释500倍均匀喷洒3-5次。生长期(定植期、初花坐果关键期和采摘前期)用益生菌稀释300-500倍均匀喷洒叶面,并视作物长势追施发酵有机肥或粪水。叶面喷施宜在阴天雨后或日照强度不大的时候进行,喷后最好有3~4天的晴好天气,重点喷施植株上部叶片,尽量做到叶片正背面喷施均匀。
7、病虫害预防:从育苗期开始到生长期整个过程,可喷施益生菌300-500倍稀释液(叶面喷施),用户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掌握,7-10天一次。
益生菌可以用来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喷施以雾状进行,叶表面和背面都要喷到。作用机理是能增强植物的新陈代谢,强化叶片保护膜的角质,由于角质中的酯在草食害虫体内不分解,最终使害虫产生生理障碍而致死。益生菌是以预防为主,达到防止病原菌侵入和抑制害虫虫卵的目的;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后,可在使用杀虫剂的同时交叉使用益生菌。
8、育苗土的培育:在土壤中混入10-20%益生菌原液制作的堆肥,将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标准为“手捏成团,一触即散”,堆制发酵1-2个月,当土表长出白色菌丝后翻倒,如此反复2-3次。温度不要超过40℃。用席子盖住土壤,再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干燥。为防止水分过大引起腐烂,床底不宜铺塑料薄膜,最好在容易吸收多余水分的土壤上直接做床。
9、苗床土与育苗基质消毒:用益生菌稀释200-300倍,均匀喷洒苗床土后即可播种,基质消毒时,直接用稀释液淋湿基质混匀,装入基质盆或营养钵后即可播种育苗。
10、农产品保鲜与贮存:在成熟期前3-5天,用益生菌稀释400-500倍喷洒果实、叶片、花卉等经济部位,可延长产品保鲜贮存期和花卉开花时间。
五、叶面喷施专用型功能特点:
1、增强光合作用,有效固定空气中的天然氮,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
2、调节植物个体微生态系统,增强抗病能力,实现生物防治。
3、延长保鲜期,提前上市。
- 上一篇:益生菌和益生元对肠道健康的双效作用 [2016-10-01]
- 下一篇:广西推进生猪生态养殖 [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