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在猪场引入益生菌,可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减少氨气等污染物排放,降低臭味污染,助力实现生态养殖绿色梦想。
在传统养猪模式中,猪群粪便排放量大、气味刺鼻,不仅污染周边空气与土壤,还对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寻找一种既能保障养殖效益,又能实现绿色养殖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益生菌在养猪领域的应用崭露头角,为解决养殖污染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
益生菌作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在养猪过程中有着诸多神奇功效。当益生菌进入猪的肠道后,能够迅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猪肠道内原本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落,有害菌与有益菌相互制衡。但在养殖过程中,诸如饲料变更、环境应激等因素易打破这种平衡,导致有害菌大量滋生,影响猪的健康与消化吸收。而益生菌中的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优势菌种,能够在肠道内定植,通过分泌有机酸、细菌素等物质,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为猪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肠道环境。例如,某规模化养猪场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后,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由原来的 15% 下降至 5%,猪群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健康的肠道意味着更高效的消化吸收。猪摄入的饲料得以充分分解利用,这在减排方面意义重大。以往,猪消化不完全,大量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仅造成饲料浪费,还增加了粪便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引入益生菌后,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益生菌的猪群,料肉比可降低 0.1 - 0.2。这意味着产出相同重量的猪肉,所需饲料减少,相应地,粪便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也大幅降低。据统计,一个存栏 1000 头的养猪场,引入益生菌后,每年粪便中氮排放量可减少约 10 吨,磷排放量减少约 5 吨,有效减轻了对周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负荷。
养猪场令人诟病的臭味,主要源于粪便中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氨气等恶臭气体的挥发。益生菌通过改善猪肠道消化功能,从源头减少了这些恶臭物质的产生。一方面,益生菌促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了因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的氨气等气体;另一方面,其代谢产物中的某些成分能够与粪便中的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降低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浓度。走进使用益生菌的养猪场,能明显感受到臭味减轻,周边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缓解了养殖与周边居民的矛盾,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生态养殖的大框架下,益生菌的应用是关键一环。它契合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降低养殖污染的同时,提高了养殖效益。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益生菌有望成为养猪业实现生态转型的标配,助力养殖户守护生态养殖梦想,让养猪场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词,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产业典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韦秀连13877144462(微信同号)
- 上一篇:【视频】内蒙古乌拉盖区的基层农技骨干南下踏上了前往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的游学之旅。深入考察学习高效低成本养殖技术,探究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助力当地养殖业升级! [2025-04-08]
- 下一篇:今日全国各地肉猪、猪苗等参考报价及行情分析(2025年4月8日)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