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视频】 薄垫料发酵床养牛可有效改善牛舍环境,告别传统养牛场的脏乱臭等问题#生物垫料发酵床养牛 薄垫料发酵床养牛可有效改善牛舍环境,告别传统养牛场的脏乱臭等问题#生物垫料发酵床养牛

2025-07-04 14:26:36      点击:

   

在广西的一个肉牛养殖场里,曾经弥漫的刺鼻臭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发酵草料清香;往日里泥泞不堪的牛栏变得干爽整洁,牛群悠闲地在松软的垫料上踱步,皮毛锃亮。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一项被称为 "小技术、大革命" 的创新 —— 薄垫料生物发酵床养牛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在华南地区广泛应用,甚至形成整县推进的规模化效应,为解决养牛业的环保难题和成本压力提供了全新方案。

image.png

一、传统养牛业的困境与技术革新的必然

随着养猪业门槛不断提高,规模化牛场和政府扶贫养牛项目日益增多,但养牛场的粪污处理始终是从业者的心头之痛。一头成年牛每天的排便量高达 50-60 公斤,相当于 20 头猪的排泄量,存栏 300 头的母牛场,若采用传统模式,仅粪污处理设施就需投入非常大,这笔费用对于低回报的养牛业而言,无疑是沉重负担。


更棘手的是日常运营成本:每天清扫牛粪、冲洗栏舍需要大量人工,污水横流导致苍蝇滋生、臭味扰民,环保投诉时有发生。牛群长期生活在污浊环境中,发病率居高不下,口蹄疫等传染病更是防不胜防。在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这些问题愈发突出,许多养殖户陷入 "养殖越多,亏损越重" 的恶性循环。


薄垫料生物发酵床技术的出现,正是针对这些痛点的精准突破。这项技术利用微生物菌群的分解作用,将牛粪尿转化为无害物质,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广西 600 多家养殖场的实践证明,无论是黄牛、水牛还是奶牛,采用该技术后都能实现 "牛场不臭、牛病少、成本降" 的显著效果。

image.png

二、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微生物主导的生态系统

发酵床养牛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由微生物、垫料和牛群组成的小型生态系统。垫料选用锯末、玉米秸秆、甘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接种专用益生菌种后,形成 10-30 厘米厚的功能层。这些微生物以牛粪尿为食,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菌体蛋白,不仅消除臭味,还能产生热量维持床体温度稳定在 25℃左右,为牛群提供舒适环境。


与传统模式相比,这项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多个维度:


环保零压力:无需建设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系统,垫料可完全吸附牛尿,牛粪经微生物分解后变得干爽,整个牛场基本实现 "无污水、无臭味、少苍蝇",轻松达到环保标准。

成本大幅降低:省去冲水清洗环节,节水三分之二;人工仅需处理集中牛粪,工作量减少 50%-90%;垫料使用农作物废弃物,成本低廉且来源广泛。

牛群更健康:益生菌环境能抑制有害病菌繁殖,口蹄疫等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牛体保持清洁,淘汰率降低;垫料形成的微生态环境还能提升牛肉品质。

操作简便易行:无需复杂设备,中小养殖场(存栏 3000 头以内)均可快速上手,广西、广东等地区甚至整县推广,适用性极强。


值得注意的是,合理的养殖密度是技术成功的关键。100 公斤左右的牛需 2 平方米 / 头,400 公斤成年牛需 6-8 平方米 / 头,成年大牛则需 10-15 平方米 / 头,这样的空间配置既能保证微生物充分分解粪污,又能让牛群自由活动。

image.png

三、标准化操作指南:从垫料制作到日常管理

发酵床养牛虽操作简单,但需遵循科学规范,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

1. 垫料制备与铺设

垫料厚度根据季节调整:高温季 10-15 厘米,冬春季 20-30 厘米,华南南部地区全年可保持 10-15 厘米。材料可选用锯末(非刨花)、秸秆等,其中杉木、松树锯末需用 1 包 "加强型活力发酵床复合菌" 配 5 公斤玉米粉 / 20 平方米;速生桉锯末需先发酵一周再使用。铺好的垫料要平整压实,静置 24 小时后方可进牛。

image.png

image.png

2. 日常维护要点

每日需将集中的牛粪铲出或分散,这是延长垫料寿命的关键;对牛尿集中区域的垫料进行简单翻耙,保持透气性;发现垫料过干扬尘时,可喷洒 "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 补水消毒,1 包 20 元产品可处理 700 平方米。每 3 个月补充一次菌种,40-60 平方米用 1 包即可。

3. 特殊情况处理

夏季无需担心垫料发热问题,15 厘米厚的垫料表层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能给牛群带来凉爽感;冬季床体下部 35℃左右的温度则形成天然 "温床",无需额外供暖。若需销售有机肥,可 20-30 天更换一次垫料,否则秸秆垫料可使用 6-12 个月,锯末垫料能维持 2-3 年。

4. 配套管理措施

采用散养模式,解开牛栓让牛群自由活动,促进粪污均匀分布;饲料中添加 "牛羊养殖专用复合益生菌",与发酵床形成内外联动的微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抗病能力和饲料转化率。

image.png

image.png

四、实践成效与推广前景:从广西到全国的生态养殖革命

在广西上林县的一个奶牛场,采用发酵床技术后,牛舍环境发生惊人变化:原本满地牛粪、苍蝇肆虐的场景一去不返,牛群发病率下降 80%,三个月内未使用任何兽药;贵港市的肉牛养殖场则实现了 "环保零投诉",人工成本从每月 8000 元降至 3000 元,牛肉品质也提高 。这些案例印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形成整县推进的示范效应。其成功经验表明,发酵床养牛特别适合以下场景:中小规模牛场(存栏 3000 头以内)、环保压力大的地区、劳动力成本高的养殖场,以及扶贫养牛项目。对于想转型升级的传统牛场,仅需对原有栏舍进行简单改造,铺设垫料接种菌种即可,改造成本远低于建设污水处理系统。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薄垫料生物发酵床养牛技术不仅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契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养牛的主流模式,推动养牛业从 "低效益、高污染" 向 "高效益、零排放" 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对于养殖户而言,拥抱这项 "小技术",或许就能开启一场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改善环境的 "大革命"。正如广西众多养殖场主的共同体会:"用上发酵床,养牛不再是苦差事。"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刘小任 18176895589(微信同号)

生态养殖视频生态养殖服务现场视频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视频生态养殖效果展示视频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