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视频】养殖场臭气熏天的粪污不需要干湿分离,发酵成无臭液态肥全量还田更具优势#发酵液态肥#粪污环保资源化

2025-07-08 11:21:06      点击:

   

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畜禽养殖带来的粪污处理难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然而,一种名为 “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 的模式,正以其独特的优势破解这一困境,为农业绿色转型注入新活力。它不仅响应了国家政策导向,更在技术应用、效益提升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连接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关键纽带。

image.png

政策引领:粪污资源化成必由之路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绝非孤立的行业行为,而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是关系人居环境、耕地保护、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民生实事,上连养殖业,下接种植业,对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2022 年 11 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现场会,更是系统总结工作成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强调要坚持种养结合、政策支持、市场引导、就地就近的原则,创新利用模式,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会议明确提出多项具体要求:继续核查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推动设施升级;构建长效机制,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科学还田;将更多养殖户纳入整县推进项目,助力其与现代畜牧业衔接;配合开展氨排放控制试点,探索恶臭气体减排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畜牧业减污降碳,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这些政策举措为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的推广铺平了道路。

技术解析:全量还田的运作奥秘

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处理,将原本令人头疼的粪污转化为可直接施用的有机肥料。其技术原理清晰,操作流程简便,却能实现 “变废为宝” 的神奇转变。

image.png

image.png

这种技术无需复杂的设施投入,仅需建设两个交替使用的圆形储粪池。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这种模式,将养殖场所有动物粪便、污水集中到这两个池中,采用兼氧复合微生物与酶制剂组合进行液态发酵。短短 7-15 天,就能将粪污转化为无臭、安全的液态生物菌肥,其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被降低到可忽略的范围,对植物不产生烧根、烧苗危害,且符合 NY/T2596-2014 沼肥标准。

1679235006107983.png

image.png

1679235113113414.png

其处理流程体现出高效循环的特点。以 A 池和 B 池交替使用为例,最初 1-45 天,养殖场所有粪污进入 A 池,每天约 27 立方米,同时会蒸发 2-5 立方米。到第 45 天,粪污改进入 B 池,此时向 A 池加入激活后的 “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 或直接使用 “液态粪污快速发酵活菌剂”,若有搅拌装置,每天启动 2-3 次,每次 2-3 小时。受季节、粪污中消毒剂和抗生素等因素影响,发酵 7-15 天即可完成。此时粪污渣大部分溶解且无臭味,可就近还田或通过罐车运送,45 天内就能清空 A 池,随后再处理 B 池,如此循环往复。

1679235567139216.png

值得注意的是,处理池建设在透明薄膜大棚中,这一设计使其不受季节影响,南北方四季均可实施,且能避免对外产生臭气、苍蝇、粪污排放等污染问题,无论是新建养殖场还是旧养殖场都能适用。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还可设置不同大小的多个储粪池,只要满足液态粪污的储存和发酵时间即可灵活运用。

1679235907483246.png

17248090076123029.jpg

1653462499845488.jpg

多重优势:全量还田的价值所在

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模式之所以值得推广,源于其在成本、环保、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全方位展现出绿色农业的发展潜力。


在成本控制上,该模式优势明显。相较于传统粪污处理需要的大量设施投入,全量还田利用仅需建设两个简易发酵池,粪污收集、处理、储存设施成本大幅降低。对于中小型养殖场和散户而言,这种低成本模式有效降低了环保门槛,让更多养殖主体能够承担起粪污处理的责任,避免了因成本过高而放弃处理导致的污染问题。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全量还田实现了养分的高效回收。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传统处理方式往往会造成养分流失,而全量还田利用通过液态发酵,将这些养分完整保留在液态生物菌肥中。当这些肥料施用于农田,能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促进作物发育。同时,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干旱问题,实现耕地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环保方面,该模式成效显著。传统养殖场粪污处理不当,易产生恶臭气体,滋生苍蝇,粪污排放还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而全量还田利用通过密封发酵,将粪污转化为无臭肥料,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配合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氨排放控制试点等工作,还能探索出氨气等恶臭气体减排的有效路径,为畜牧业减污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此外,这种模式还能促进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养殖场的粪污经过处理后成为种植业的优质肥料,而种植业的发展又能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形成 “养殖 — 粪污处理 — 种植” 的闭环系统,让农业生产各环节紧密相连,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实践意义: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模式的推广,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保护方面,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养殖场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养殖场周边的人居环境,让农村地区远离粪污污染的困扰,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基础。同时,土壤质量的提升和耕地保护的加强,保障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了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对于农业产业发展而言,全量还田利用促进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协同发展。养殖场不再是单纯的污染源头,而是为种植业提供肥料的 “资源库”,种植业则通过吸收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增产提质,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降低了种植业对化肥的依赖,减少化肥使用量,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社会层面看,该模式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随着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利用。同时,全量还田利用助力畜牧业减污降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农业领域的有效解决方案,体现了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与担当。


畜禽液态粪污全量还田利用模式,以其独特的技术设计和显著的综合效益,成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优选方案。在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下,这一模式必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养殖业与种植业在循环共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农业生态和谐的美好画卷。

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刘小任 18176895589(微信同号)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撑

  广西助农公司有着丰富的解决养殖场环保的经验,专业配套产品全面(几十个)大量成功案例,能够针对你的养殖场进行“一场一策”制定解决方案,让你的养殖场用最少的设施投入达到解决环保、粪污资源化的目的,形成现代生态养殖循环。“公司+农户”我们可以做出解决环保与处理粪污示范,确定效果后再推广;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示范建立与培训。并且提供上门服务(快速解决家禽养殖上的疾病、环保、肉品质等问题)。与国内300多个环保公司合作常年定制和运用我公司生产的产品,2万多个养殖场长期使用我们的环保产品。

助农环保实验室1.jpg

1619597022103994.jpg

生态养殖视频生态养殖服务现场视频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视频生态养殖效果展示视频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