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蝗虫该种哪种多年生牧草比较好?
当前最推荐是种子高稻草2号牧草,不仅产量高、多年生,而且耐寒,一次种植几乎采收。下面的图片是分蘖能力超强的高稻草2号牧草,拍摄于广西助农公司牧草基地。
世界唯一高稻草粮食牧草十大优点,粮食牧草推荐种植高稻草十大理由
(发明人写的材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承诺的依据)
理由之一:高稻草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型所有牧草品种中,人为的首个利用高梁作母本与水稻作父本,杂交而育成的粮食牧草新品种。目前,世界上其它同类型所有牧草均是野草与野草之间杂交后而育成的野生牧草。这类型牧草叶片上均布滿了钢毛及茎杆滋生单宁的苦涩味,大多只能割下粉碎后,再参合大量玉米粉等粮食发酵后才能作为牧草使用。然而,多年生的高稻草发明培育者饶水佳,采用的是自己花费三十余年心血研究的独特的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粮食牧草新品种。叶片不但无钢毛而且还柔软,茎杆无单宁并脆嫩多汁,具有甘甜可囗。营养品质含量高。
经国内权威部门检测,证实其单糖含量高达9%,是甜高粱2倍,玉米的40余倍,蛋白质含量也高达15·9%。其它营养含量也远高于同类型牧草品种。因此,高稻草能在割下后,不用粉碎也不用发酵,就可以直接投喂牛、羊、鱼等草食动物。如果通过粉碎发酵,还可喂养猪、鸡、鸭等杂食类动物。
理由之二:高稻草是目前同类型牧草中,唯一在长江以北零下七度地区也能多年生。而同类型牧草均只能在零度左右的自然条件下越冬,超过零下3度种蔸基本上都会冻死,也就无法在有霜冻地区而多年生。因此,高稻草是目前已知,唯一在长江以北也能多年生禾本科高杆牧草!
理由之三:高稻草是可以隨机收割的牧草。用野草杂交培育的牧草品种,基本上均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因此,只能采用在1米左右高时收割嫩茎叶,超过2米因茎杆木质化严重,品质更差,更不适合直接殖喂草食动物。而高稻草因茎杆脆嫩汁甘甜,可以在2米高以后采收,甚至留至当地霜雪前作一年一次性采收,其品质还是优质而不会产生木质素,极大的延缓并能根据牧草季节需求,而人为的调节牧草收割时间。
理由之四:高稻草是世界上分蘖力最强的牧草,2022年收割的单株达248根,预计示范栽培该牧草单株分蘖潜力可达到300根以上。大田生长的茎杆基本上形似水稻那样,呈密集型生长状态,其茎杆脆嫩,汁多而甘甜禽畜喜食。2022年单株记录产量是209斤。亩产在30至40吨左右,超高产栽培亩增产潜力可达60吨以上。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集高产、优质为一体的粮食牧草新品种。
理由之五:高稻草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牧草中,唯一的人为将植物高梁的C4基因与水稻的C3基因,通过发明人饶水佳独创的多重杂种基因完美的融合于一体(而不是转基因)。高稻草能够完美的利用高梁的C4高光效基因及水稻的C3基因,通过阳光、高速合成多种营养成份而提高牧草的生物产量。还能同步利用水稻的C3基因中独特的抗寒力,人为的创造出高稻草在我国长江以北,也能一次栽种,多年收割牧草新篇章。
理由之六:高稻草再生能力特别强盛。 因为该牧草是用高梁与水稻杂交而育成,当人们收割牧草的地面上茎杆时,其牧草根部的潜伏的备用芽苗能快速替代原茎杆生长。而不是象其它野草与野草杂交的牧草,主茎杆收割后,要等待其茎杆上芽苗萌生而替代原茎杆。因此,高稻草它是为能多次收割牧草而生的粮食牧草新品种。
理由之七:高稻草2号具有生长速度快。巨菌草及皇竹草和金牧粮草等栽培后,均需要到3个月左右才能达到收割第一茬。而高稻草2号仅仅只需要2个月就能收割。即提前一个月达到收割第一茬牧草高度。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高稻草2号要比同等牧草多收割一茬牧草,也就多割牧草4一5吨。并能在以后的后茬牧草牧割中,因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及其特有的疯狂生长特性,而又能比普通野草与野草杂交的牧草更加高产。
理由之八:高稻草具有整个生育期无病虫危害,能够依靠自身产生的强大免疫力防治病虫危害。因此,高稻草是养殖业抗病虫害牧草种植中首选的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高产、优质为一体的粮食牧草新品种。
理由之九:耐旱力超强,2022年我地6月上旬至当年11月上旬,长达半年时间内,几乎是滴水未下。在路边野草也大多旱死的情况下,有一块种在石头山上的高稻草2号,因山高无法浇水,不但没有旱死,还能疯狂生长,是在特大旱灾考验中,出现的奇迹粮食牧草!
理由之十:根椐2022年客户试种反馈的情况,高稻草2号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南方地区,冬季也能生长,只是比高温的春、夏季节生长得缓慢点。因此,高稻草2号不但适合在亚热带冬季生产牧草,也更适合在我国北方利用大棚生产新鲜青绿牧草,还可作为种源为春暖后移栽当地露天地块!
总之,高稻草2号是目前世界上高杆禾本科牧草中,唯一的将高产与优质、耐热又抗寒、超强的分蘖力及超强的抗旱和抗病虫害等等,多种优点终合于一体的新品种牧草,是世界上所有高杆禾本科牧草中迭代品种!
- 上一篇:牛犊拉黄稀是什么原因?牛犊拉黄稀怎么治疗? [2023-03-31]
- 下一篇:运用猪粪做成液态肥用于果蔬的操作技术,比做固态有机肥更多优势 [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