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广西宁明县大力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7-03-07 15:41:21      点击:

  “2017年,全县要实现养牛6万头!”今年春节刚过,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委、县政府早早谋划、全面部署新一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适合发展的生态肉牛养殖业,力争2017年全县牛饲养量达6万头以上。这是今年该县全面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决战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大动作、大手笔、大篇章。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桂政办发〔2016〕175号下发了《关于印发广西现代生态养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建设布局。随后崇左市以崇发〔2016〕26号印发了《中共崇左市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并明确了宁明县2017年的任务是存栏5.44万头肉牛,未来三年每年增长1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的重要精神以及崇左市“两篇大文章”“四大攻坚战”决策部署,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和加快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任务,宁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甘蔗尾梢、玉米秸秆等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决定将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列为脱贫攻坚重点扶持产业。自2017年起,在全县13个乡(镇)、3个华侨农场大力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不仅是带动全县贫困户脱贫摘帽、拉长蔗糖产业链、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现实要求,更是落实崇左“两篇大文章、四个攻坚战”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宁明县委书记刘勇如是说。大力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还凸显四个重大意义: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尤其是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肉牛养殖可以形成更高效的、生态的、可循环的产业链。二是精准脱贫扶贫的需要。目前扶贫工作大多还停留在原来传统的产业上,传统产业给农民带来的经济增长幅度比较有限,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通过调整结构把养殖产业做上去,才能更快地拉动精准脱贫。三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需要。当前不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通过发展生态肉牛养殖可以壮大村集体收入,整体性解决集体经济不足的问题。四是循环绿色发展的需要。发展生态肉牛养殖,可以较好地推进沿河两岸“退蔗还草”,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我们将采用“龙头企业(县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参股)+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养牛与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扶贫产业结合起来,统筹资金在13个乡(镇)、3个华侨农场建立生态养殖区,着力引进和培育肉牛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合作社,以打造现代生态肉牛养殖业为主线,解决全县扶贫产业滞后、项目规模小、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实现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力争2017年全县牛饲养量达6.05万头以上,2018-2020年全县牛饲养量保持在9.72万头以上,使生态肉牛养殖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柱产业”。3月3日,宁明县县长黄一碧在全县养牛产业推进会上发出了加快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总动员令。

  截至3月4日,宁明县肉牛存栏量14100头,其中公牛8259头,母牛5841头,年存栏1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合作社)33户。

  为了快速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该县率先在崇左市7个县(市、区)中成立县、乡两级现代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机构,并下发了《宁明县加快现代生态牛羊养殖业发展实施方案》、《宁明县现代生态牛羊养殖业发展扶持资金申请及发放流程》、《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合作协议范本》等文件,将牛羊养殖任务下达给乡(镇)、农场,推行责任清单管理,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并定期检查。同时建立“周汇报”例会制度,以协调会、现场办公等模式研究、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月下旬,该县各乡(镇)、华侨农场已全部召开养牛动员会,完成养殖小区选址并着手落实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牛羊未动,粮草先行。在养牛饲料供给保障方面,该县将通过利用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甜玉米种植基地,鼓励带动群众种植甘蔗、甜玉米,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蔗尾叶、玉米秸秆进行精加工成为养牛饲料。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种植牧草,并对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等给予补贴扶持。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凡在沿河两岸30米内种植高产新型牧草的给予每年每亩500元补贴,在荒山荒坡种植牧草的给予每年每亩300元补贴。与此同时,对县域内年收购、加工牛羊饲草料1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加工企业、合作社给予每吨20元的补贴,确保全县肉牛养殖饲草有充足保障。在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前提下,该县可种植牧草面积可达26200亩。今年2月16日,该县在明江河双龙大桥南岸组织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暨 2017年牧草种植活动启动仪式,当天共组织机关干部种植荷松草6600余株、新型皇竹草约30吨,种植牧草面积共55余亩。目前,自治区畜牧站已经免费为该县提供1000吨新型皇竹草种,并陆续送达全县各乡镇、华侨农场。截至3月4日,全县完成牧草种植1850多亩。

  “推广牧草种植不仅能为牛羊养殖提供饲料保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能有效保护母亲河,绿化美化环境,保住绿水青山。”该县县委副书记黄定颖对此深有感触。

  “甘蔗卖给糖厂,甘蔗尾叶直接收购加工,提升甘蔗叶利用率。群众种植牧草、甜玉米,每亩年产牧草 15吨、甜玉米杆10吨左右,按照每吨300元计算,亩产值达到3000-4500元左右。仅甘蔗尾叶和甜玉米杆两项就能为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左右。同时,有劳动力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养殖小区、基地打工领取劳务报酬。”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作平给有发展养牛意向的农民群众算了一笔账。

  该县不仅对牧草种植及收购加工给予补贴,还出台肉牛养殖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养牛,推动养牛产业发展。该县规定,2017年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肉牛养殖小区。对基础母牛见仔补母2000元/头,引进良种种牛补贴5000元/头;对获得市级、区级、国家级的养牛龙头企业给予10-30万元的补贴;对于获得自治区或国家标准化示范场的肉牛养殖企业分别给予10万、20万元奖励;对从事养殖类家庭农场,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或产值20万元以上)且被评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注册会员14户以上,年产值达140万元以上的养牛合作社,给予10万元奖励;对县域内向银行贷款全额用于养牛业发展的业主给予利息100%补贴。通过这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合作社、个人购牛养牛,进一步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现代生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

  该县还着力引进和培育养牛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优势和带动作用,解决贫困户缺少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难题。目前,该县成立了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并以其为平台,对全县贫困户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后,采取入股龙头企业的形式参与发展肉牛产业,致力于打造宁明肉牛标杆企业。该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板棍乡引进了旭超公司,实施旭超农业循环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7月20日已经破土动工,项目总投资达9210万元,占地20000亩,主要以“育肥牛”为主,利用牛的粪便种植牧草、水果、水稻及林下种植蘑菇。该项目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年计划养牛3000头,种植牧草面积1940亩。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运营,每个贫困户通过与旭超公司、信用社三方共同签约,贷款5万元(政府贴息)入股,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4000元。另外,村民还可以出租土地给公司种草,可以到公司打工赚钱。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实验室、仓储设施及标准牛棚等,并种植牧草100余亩,3月10日前将购进200头良种肉牛进场养殖。目前,当地已有200多户贫困户与旭超公司签定入股协议。

  在养牛产业实施过程中,该县要求各乡(镇)、农场、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吸纳贫困群众入股经营,享受分红。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在甘蔗“双高”片区种植管理甘蔗,在丢荒的土地和丘陵地带种植牧草、甜玉米、构树,确保养殖小区牛饲料充足。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并按照双方约定送到养殖小区,由龙头企业给予各合作社牧草150元/吨、甜玉米杆300元/吨、甘蔗叶130元/吨的保价收购价。牧草基地所在地的合作社,每年还可以从龙头企业中按照每吨饲料原料3元的标准提取管理费,作为合作社的运作经费和村里的集体收入。

  为全方位体现现代生态养殖,建设标准化现代畜牧养殖小区,该县还专程邀请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动物养殖专家组一行6人,深入全县各乡(镇)现场指导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为当地发展养牛业“把脉”。2月初,该县主要领导率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30多人赴南宁青秀区四野牧歌肉牛养殖基地考察调研,并广泛征求自治区畜牧兽医局、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畜牧总站、自治区畜禽改良站、自治区牧草工作站专家就优良牛品种选育、疫病综合防控、健康生态养殖、肉牛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指导建议和意见。同时,与中国联通崇左市分公司成功签订了农业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智慧农业先进技术,加强肉牛养殖的信息化管理。

  抓科普宣传和培训,也是该县推进养牛业发展的重点措施之一。一是组织全县畜牧兽医系统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畜牧技术人员培训班;二是组织各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学习培训考试;三是全县各村级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四是聘请广西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举办现代生态肉牛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培训等;五是落实返乡大学生就地就业政策,县政府决定为每个乡(镇)聘请2名畜牧类专业大学生到乡(镇)就业,为肉牛养殖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该县还组织全县常年从事肉牛中介买卖且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组成本地专家组,为引进肉牛种牛把关,将多年累积的土经验、土技巧传授给新学员。

  对于如何做大做强生态养牛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效益,该县按照“一业多辅、一体多元”的发展思路,在优先发展肉牛养殖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产业。一是在养殖小区建立1-2个年产牛饲料1万吨以上的加工厂,提升蔗叶等利用率,增加群众的收入。二是成立屠宰及深加工公司。养牛规模达到3万头以上后,在县内建设1个年屠宰1万头牛以上的屠宰加工厂,给予 75万元奖励。三是向前延伸产业链。该县通过建沼气池的办法 ,处理利用冲洗牛场废水和牛尿等污染,经过发酵后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牧草、甜玉米、甘蔗种植基地,实现“养牛——沼气——有机生物肥——种牧草——养牛”的有机循环;将养牛所产生的牛粪晒干后作为基肥用来种植蘑菇,蘑菇肥又用来种甘蔗、牧草、玉米,实现“牛——蘑菇——蔗(牧草、玉米)——牛”的另一个良性循环,既降低产业经营成本,又增加产业效益。

  “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符合宁明县资源优势,符合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对调整优化全县产业结构意义重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延伸产业链,将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地促进作用。养牛,将成为宁明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县委书记刘勇对此充满信心。(周贻刚 陆铁山)

生态新闻
最新资讯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