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抗生素在防止病原菌的侵害、改善动物产品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e等,2010)。然而由于抗生素泛滥使用产生的种种弊端,近年来各国政府对抗生素进行了愈来愈严的使用限令,加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自身安全的广泛关注,促使人们迫切的需要寻求一种抗生素类产品的替代品。益生菌因具有无药物残留、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可提高饲料转化率等特点而倍受关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类、芽孢杆菌类和酵母菌类。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饲喂畜禽一定剂量的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个体健康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母畜繁殖力和幼仔存活率,改善胴体品质和肉质品质。目前大部分的试验研究集中在单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添加量问题,而将添加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对肉鸡影响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海洋红酵母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已经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但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推广。所以本试验选用由海洋红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和屎肠球菌)配伍的复合菌,旨在探讨添加复合益生菌和复合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及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从而为实现复合益生菌部分替代抗生素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材料
海洋红酵母BSH:液体,含有效活菌1×1010 cfu/mL, 由广东某公司提供。枯草芽孢杆菌: 粉剂, 含有效活菌2×1011cfu/g, 由青岛某公司提供。乳酸菌:粉剂,其中包括嗜酸乳杆菌LAP5、植物乳杆菌LP28 和屎肠球菌EF08 三种有益菌, 活性乳酸菌1×1011 cfu/g,由台湾某公司提供。基础饲粮, 由邯郸市某公司提供,不含抗生素。
1.1.2 动物
选取体重接近、健康的1 日龄AA商品代雏鸡共300 只,公母各半,购自开封某公司孵化场。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取300 只1 日龄的AA肉鸡商品代雏鸡,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5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20 只鸡。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饮水;Ⅱ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和硫酸黏菌素; Ⅲ组饲喂基础饲粮, 在饮水中添加5×105 cfu/mL 海洋红酵母BSH、1×107cfu/g 枯草芽孢杆菌和1×106 cfu/g 乳酸菌; Ⅳ组饲喂基础饲粮, 在饮水中添加1×106cfu/mL 海洋红酵母BSH、2×107 cfu/g 枯草芽孢杆菌和2×106 cfu/g 乳酸菌; Ⅴ组饲喂基础饲粮,在饮水中添加1.5×106 cfu/mL 海洋红酵母BSH、3×107 cfu/g 枯草芽孢杆菌和3×106 cfu/g 乳酸菌。试验期为42 d。
1.3 试验基础饲粮组成
试验基础饲粮来自邯郸市某公司,分为1~21 d、22 ~42 d 两阶段饲养,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 饲养管理
试验于2014 年3月20日~4月30日在临漳县金丰养殖合作社试验场进行。按常规白羽肉鸡商品代饲养管理,网上平养,全期自由采食,全天自由饮水,定期为水槽和食槽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鸡舍内光照、温湿度程序严格按照常规饲养管理标准执行, 严格按照常规免疫程序对鸡只进行新城疫和法氏囊免疫。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1.5.1 生产性能指标
每天早上7∶00 记录饲料添加量和耗损情况, 每周末早上6∶00 空腹称重,称重前6 h 停料不停水(清水),测定采食量、统计死亡数并计算出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其中:平均日增重=(每组周末鸡的重量-每7 d鸡的重量)/只数;平均日采食量=(每周末饲料添加量-每7 d饲料的剩余量)/只数;料肉比=周末鸡的累计均采食量/周末鸡的均增重。
1.5.2 屠体性能指标
试验于42 d 时,分别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3 只鸡,称重、放血、拔毛、解剖,记录屠体重并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其中:屠宰率/%=屠体重/宰前活重×100;
胸肌率/%=两侧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两侧腿净肌肉重/全净膛重×100;
腹脂率/%=腹脂重/全净膛重×100。
1.5.3 养分表观利用率
分别于试验生长前期(1~21 d)和生长后期(22~42 d),每重复选取1 只体重接近的鸡,单笼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样。首先,将鸡停料不停水(清水)36 h,清除排泄物,其后再重新供料供水(含添加剂)72 h,再停料不停水(清水)36 h,收集期间全部排泄物。记录试验鸡全部采食量,并收集全部排泄物挑出杂物后混合称重。粪样于60~65 ℃烘干箱中烘干,室温自然回潮,称自恒重,待测。
按照常规方法测定饲料和粪样中的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其中,能值测定采用氧弹式测热法,干物质采用烘箱法,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采用索氏提取法。具体操作步骤参考《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张丽英,第3 版)。
养分表观利用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食入养分×100。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基本数据使用Excel 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PS 16.0 统计软件One-wayANOVA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和P< 0.01 分别为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1~21 d,Ⅲ、Ⅳ、Ⅴ组与Ⅰ组相比,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13.19%、14.24%、17.79%,差异显著(P<0.05),Ⅲ、Ⅳ、Ⅴ组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Ⅳ、Ⅴ组效果要优于Ⅱ组;Ⅳ、Ⅴ组与Ⅰ组相比, 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极显著增加了18.01%、20.03%(P<0.01),Ⅲ、Ⅳ、Ⅴ各组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42 d,Ⅲ、Ⅳ、Ⅴ组与Ⅱ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7.23%、14.24%(P<0.05)和17.80%(P<0.01),Ⅲ、Ⅳ、Ⅴ各组与Ⅱ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平均日增重与Ⅰ组相比增加了18.15%(P<0.05),而Ⅱ、Ⅲ、Ⅳ组较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料肉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Ⅴ组与Ⅱ组效果低于其他各组。
2.2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屠体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复合益生菌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也随之增加,而腹脂率却随之下降。其中Ⅳ组的屠宰率高于其他各组,而Ⅴ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则最高; Ⅴ组与Ⅰ组和Ⅱ组相比, 肉鸡的腹脂率分别降低40.81% 、40.15%,差异显著(P<0.05),Ⅲ、Ⅳ、Ⅴ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3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4 可知,21 d,Ⅰ组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均低于Ⅱ、Ⅲ、Ⅳ、Ⅴ组。Ⅱ组能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与Ⅲ、Ⅳ、Ⅴ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Ⅳ和Ⅴ组的能量表观利用率分别比Ⅰ组提高了6.23%和4.89%(P<0.05);Ⅴ组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比Ⅰ和Ⅱ组分别提高了5.25%(P<0.01) 和3.39%(P<0.05);Ⅳ和Ⅴ组的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分别比Ⅰ组提高了9.06%(P<0.05)和11.48%(P<0.01);Ⅴ组的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了6.61%(P<0.05)。
42 d,Ⅰ组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均低于Ⅱ、Ⅲ、Ⅳ、Ⅴ组。Ⅱ组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与Ⅲ、Ⅳ、Ⅴ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Ⅴ组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与Ⅰ组相比显著提高了7.25%(P<0.05),干物质的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了7.17%(P<0.05);Ⅳ组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比Ⅰ组显著提高了9.40%(P<0.05);Ⅲ、Ⅳ、Ⅴ组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与Ⅰ组相比, 分别提高了11.17%、11.67%和11.79%(P<0.01),Ⅲ、Ⅳ、Ⅴ组比Ⅱ组分别提高了11.06%、11.54%和11.66%(P<0.01)。
3讨 论
3.1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之间、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以及益生菌与宿主之间可以产生协同共生、优势互补的作用(Hooper 等,2012;Tremaroli 等,2012)。外源益生菌不仅可以增加动物胃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并有效抑制有害菌的数量,还可以中和致病菌分泌的有毒物质,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另外益生菌还可以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及消化酶类,为动物机体提供营养,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水平(廖玉英等,2014;陆银等,2013;李菊和张日俊,2007)。徐丽萍(2009)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1%或2%的复合生物菌均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P<0.05),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代替抗生素提高艾维茵肉鸡的生产性能。王俊峰等(2012)报道指出,日粮中添加合生素可以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采食量和料重比及全期采食量(P<0.01), 显著降低后期采食量(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 提高了肉鸡的增重速度及出栏重, 但料肉比并没有显著变化。这与吴亨进等(2008)报道的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EM)的试验组肉鸡增重速度高于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的结果基本一致。海洋红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芳香滋味可以刺激肉鸡舌部味觉, 增食因子能够兴奋摄食中枢等而诱导肉鸡进食, 复合益生菌产生的多种消化酶类有效地促进了肉鸡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另外,益生菌菌体及代谢产物富含蛋白质、糖元、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天然生长激素等营养物质,可有效促进个体生长,提高日增重。本试验中饲喂抗生素或复合益生菌的肉鸡生产性能基本保持一致, 且高浓度的复合益生菌效果有超过抗生素的趋势。表明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抗生素达到相同的效果。
3.2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屠体性能的影响
屠宰率和胸肌率是评价肉鸡产肉性能的重要指标,而肉鸡的脂肪含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陆银等(2013)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能提高21~35 d 肉鸡的屠宰率、腿肌率和胸肌率(P >0.05),并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效果越显著。廖玉英等(2014)表明,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全净膛率、胸肌率(P<0.05),同时可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黄金华等(2014)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处理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肉鸡的屠体性能,其中Ⅴ组与Ⅰ和Ⅱ组相比,肉鸡的腹脂率分别降低40.81%、40.15%,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各复合益生菌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而且在降低腹脂率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抗生素组。说明复合益生菌能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肉鸡的屠体性能。其降低腹脂率的原因可能是,另外,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分泌的脂肪酶具有自动寻找体内多余脂肪(食物脂类和内源脂类)进行分解的特性,进而将其降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可以把多余的脂肪分解转化为能量消耗掉,且可抑制脂肪的合成,降低脂肪的沉积(李玲和杨桂芹,2008), 这可能与本试验结果腹脂率降低有关。此外,益生菌还可抑制肠内分子团的形成, 促进胆固醇与胆酸及短链脂肪酸的发酵作用(赵佳锐和杨虹,2005),但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复合益生菌对肉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益生菌可以产生各种消化酶类, 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果胶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将饲料中不能被直接吸收的物质,分解为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等营养物质,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楚渠和龚月(2004)报道指出,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粗蛋白质、干物质、能量分别提高了8.76%、5.72%、6.85%(P<0.05)。林冬梅等(2006)和Mountzouris等(2010)试验发现,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鸡只对营养物质的表观利用率(P<0.05),降低饲料报酬。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复合益生菌组与对照组相比, 肉鸡前期和后期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呈现升高的趋势。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养分的表观利用率, 在这方面也能够部分替代抗生素的使用。
4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浓度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其中以浓度为1.5×106 cfu/mL 海洋红酵母BSH、3×107 cfu/g 枯草芽孢杆菌和3×106 cfu/g 乳酸菌的复合益生菌效果最好。表明在规模化肉鸡饲养中用复合益生菌部分替代饲用抗生素是可行的,能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绿色养殖。并且建议在养殖前期连续添加, 以增加、稳定胃肠道内菌群数量; 养殖后期不要连续添加, 以避免营养物质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 上一篇:创新生态养殖模式——玉米地养土鸡真的可行吗? [2018-09-01]
- 下一篇:在山林里养生态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