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鸡粪别乱丢!发酵技术让它成为种植 “黄金搭档”
走进农村,常常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不少养鸡场周边,随意堆放的鸡粪不仅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还成为蚊蝇滋生的温床,污染着空气和水源。但在懂行的种植大户眼里,这些看似无用的鸡粪,实则是价值不菲的 “宝藏”,只要掌握合适的发酵技术,鸡粪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种植过程中的 “黄金搭档”,为农作物生长注入强劲动力。
鸡粪发酵的原理,是借助微生物菌群的力量,将鸡粪中的有机物逐步降解,最终实现腐熟。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各类微生物如同分工明确的 “小工人”。细菌、丝状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纷纷发力,纤维分解菌负责 “啃食” 鸡粪里的纤维素,蛋白分解菌专注分解蛋白质,光合细菌、乳酸菌、除臭菌等相互配合,不仅大大加快了鸡粪腐熟速度,还能有效去除其中的臭味,让原本令人掩鼻的鸡粪 “改头换面” 。
传统的鸡粪自然堆积发酵方式,弊端明显。漫长的 1 - 3 个月发酵周期里,刺鼻的恶臭四处飘散,大量蚊蝇聚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如今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则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以微生物发酵剂处理鸡粪为例,夏季仅需 20 天左右就能达到无害化标准,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微生物发酵剂能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启动发酵,让鸡粪发酵不再受季节限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更是 “隐藏技能”,65℃ - 70℃甚至更高的温度,能在短时间内杀灭禽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病毒,为后续的肥料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实用的鸡粪发酵方法。
塑料袋腐熟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小规模种植户。准备一个 7 - 8 米长的塑料筒,将一端用细绳子紧紧扎牢,放置在蔬菜行间。从另一端装入 150 - 200 千克鸡粪,注意不要装得太满,留出适当空隙,随后往筒内灌水,直至淹没鸡粪,最后扎紧另一端口。静静等待 5 - 6 天,鸡粪就能完全腐熟。若想进一步提升腐熟效率,还可添加肥力高等腐熟剂。操作时一定要确保塑料筒两端密封,防止水分泄漏。
堆制自然腐熟法:把鸡粪摊放在水泥地或覆盖塑料膜的泥地上,堆成高 1.5 - 2 米、宽 1.5 - 3 米的长垛,加入适量水,使鸡粪含水量达到 55% 左右,再盖上塑料薄膜。堆肥会自然升温,温度达到 50℃以上时,就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为保证堆肥内部的透气性,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可以掺入锯末、砻糠或稻草、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并让薄膜与粪堆保持一定间隙。同时,撒入过磷酸钙、沸石、生土等吸附剂,也能辅助发酵。不过,该方法发酵时间较长,且容易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
生物制剂腐熟法:与堆制自然腐熟法流程相似,但关键在于腐熟前,要将激抗菌 968 肥力高等腐熟剂均匀喷洒到鸡粪上,再进行堆制或翻入土壤。这些有益微生物能显著加速鸡粪发酵进程,不仅让鸡粪更快转化为优质肥料,还能提升肥料的养分含量和肥效。
蚯蚓处理法:在装有鸡粪的装置内放入专门饲养的蚯蚓,这些 “大自然的分解者” 会将鸡粪消化转化为蚯蚓粪排出。蚯蚓粪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可直接作为优质肥料使用,无需二次发酵。不过,该方法需要一定的蚯蚓养殖技术和设备。
大棚内腐熟池腐熟法:在大棚西端靠近棚口处建造一个约 2 立方米的池子,将鸡粪放入池中,加入肥力高等生物腐熟剂进行发酵,腐熟后的鸡粪可用于冲施蔬菜。但要注意,在严冬期和阴雪天气,大棚内通气受限,此时进行腐熟操作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影响蔬菜生长,需谨慎选择时机。
发酵后的鸡粪,摇身一变成为优质有机肥料,在种植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价值。它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能为作物提供全面、持久的养分,助力农作物茁壮成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其中丰富的有机质进入土壤后,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调节土壤温度,为农作物营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长期使用能有效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鸡粪发酵肥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能在土壤中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让农产品更加绿色、健康。
- 上一篇:【视频】高密度养殖牛蛙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使用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剂净化方案可改善水体污染 [2025-04-25]
- 下一篇: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 可以这样做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