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米凯霞课题组在分枝杆菌蚯蚓血红蛋白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并且全球约有1/3人口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蚯蚓血红蛋白(hemerythrin)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功能主要包括氧的储存,传递和运输。在有研究表明霍乱弧菌中的含有蚯蚓血红蛋白结构域的蛋白VcBhr-DGC 作为一个氧的sensor调控蛋白,调控在还原和厌氧条件下细菌生理环境的转变,这也暗示了细菌中蚯蚓血红蛋白可能有其他未知的调控功能。
耻垢分枝杆菌是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模式菌株,其有三个蚯蚓血红蛋白MSMEG_2415, MSMEG_3312 和MSMEG_6212。米凯霞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基因敲除,回补,基因过表达技术以及药筛,启动子调控实验,发现了MSMEG_2415在转录水平调控选择性sigma因子SigF的表达来抑制细菌对过氧化氢H2O2的敏感性。相关研究2015年1月发表在杂志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doi: 10.3389/fmicb.2014.00800)。
接着通过一系列蚯蚓血红蛋白基因单敲,双敲以及三敲菌株以及相应的基因过表达菌株,和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的 John Chan合作, 通过药筛和转录水平验证发现,MSMEG_3312和 MSMEG_6212 通过在转录水平影响转录因子MtrA的表达来抑制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敏感性,这两个蚯蚓血红蛋白不影响耻垢分枝杆菌对H2O2的敏感性。而MSMEG_2415只影响过氧化氢H2O2的敏感性,而与红霉素敏感性无关(图1)。通过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三种蛋白质有不同的进化起源,可能解释他们的不同的生理功能。这是首次研究和报道同一细菌体内多个蚯蚓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从进化上提供了理论依据。米凯霞组工作人员李晓静和硕士研究生李晶晶为共同第一作者,米凯霞为通讯作者,John Chan为共同作者。相关研究发表在杂志Scientific Reports (doi: 10.1038/srep16130 )。
以上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973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micb.2014.00800/abstract
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6130
- 上一篇:广西掀起生态养殖热潮 [2015-12-05]
- 下一篇:危朝安:大力推广生态养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11-29]